进军高校的共享厨房,能否焕发另一春?
前面提到,高校共享厨房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做饭的场所,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创业行为,为同学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能实现获取利益的目标。但同时,如果剥掉了情怀的外衣,其剩下的只是单薄的利益来源,链条过于薄弱,资金积累过程过于缓慢,与服务于外卖平台的共享厨房盈利模式进行对比就显得更加单薄了。因此要想实现长期的盈利目标,就要延伸其利益链条。 首先,因为其属于全国首例高校共享厨房平台,品牌效应较容易建立起来,但正因为是首例,因此难以找到借鉴的模式,此时借助借鉴前面提到的家庭私厨“统一采购、统一配置、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的运营模式,助推食品安全上一新台阶,这样不仅降低了食物成本,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最关键的是节约了学生的购买食材的时间。 其次,通过购入大量食材、调料等,省去用户准备这些用品的麻烦。前面提到,学生使用共享厨房的食材是自己采购的,那么如果共享厨房为其备好了这些,减去消费者购买食材的麻烦,既方便了用户,还能使经营者增加收益。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物可以聚集人类的核心凝聚力,尤其是在中国,饮食文化的互相传递,是宣扬,是传承。无论是古老的,还是新创造的,抑或是新旧融合的饮食习惯,它们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乡土记忆中,并将长期流传下去。共享厨房正好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传承者的角色,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产生交流,是增进学生之间情谊的中介。虽然其现在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环节都过于薄弱,产业链条还未建立起来,后期的收益和推广将会是怎样,相信不久后就能知晓答案。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