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区已远去,互联网企业生存又需要怎样的土壤?
但作为 PC 时代的产物,论坛在移动互联网转型上的反应也颇为迟缓,这与其本身承载的“重内容”有关。过去的社区用户在使用PC端逛论坛时,无论是撰写帖子还是看帖、回帖,都要花掉大量时间,但移动端的“快文化”却很难满足这样的时间需求,论坛也由此显得与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格格不入。而在表达上不如博客自由,在信息传递上不如微博高效,在社交上不如 QQ、微信方便的论坛,如今剩下的也就只有情怀了,同时愿意为这份情怀买单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 此外,互联网企业创始人需要有未雨绸缪的长远的战略眼光,及早利用流量确立优势,尽早实现商业化和市场价值,从融资上减少资金压力。反观邢明,在早期拥有两千万雄厚的独立资金后,他却很少考虑未来的问题,在天涯最兴盛的时期曾有日均 2000 万的用户流量,但天涯并没有抓住这波早期珍贵的流量红利,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上市机会。 最后是地理位置影响。天涯的总部设立在海南,在天涯初期取得成功之后,其团队曾有机会将总部搬到北京,但他们却认为北京的人才流动性大,过于浮躁,并不适合社区人才的培养。反观如今的多数互联网企业都离不开一线城市,这其中既有初创企业对技术、运营等人才的诉求,又有行业融入氛围的深浅,如今,矗立在海南的天涯大楼形同虚设,已经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总之,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只有不断驱动自己向前走,不断创新创造,才能在这个时代屹立不倒。曾作为时代标签的天涯如今与太多的风口失之交臂,但也不得不说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天涯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天涯是否有可能依靠背后的财团实力打出一个翻身仗,还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