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在日本两年了,这里的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
不完全统计一下,在以下的日本消费场所都已可以使用支付宝。
目前,日本约有总计四万家商户接入了支付宝,基本上涵盖了衣食住行买各大领域。以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强大的 ToB 能力为背书,支付宝在覆盖大型连锁商户的时候进展可谓迅猛,也许接下来留给支付宝的难题是如何说服那些个体商户去接入支付宝。 日本无现金社会还远着,中国人的无现金社会延伸了2016 年中国智能手机支付额超过了 600 万亿日元,高于日本 2016 年的 GDP 总量 537 万亿日元。另一方面,日本 70% 的交易用现金完成。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现金使用率已平均降至 30%。 移动支付在日本发展缓慢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涉及到国民性格、经济乃至社会因素,这和日本大型互联网公司不多、缺乏创业氛围的原因是一脉相承的。 某种程度上,支付宝可能是搅动日本支付市场的外来物种。 不久前,一个由瑞穗金融集团 (Mizuho Financial Group) 和日本邮政银行 (Japan Post Bank) 牵头的银行财团,已获得日本央行 (BoJ) 和金融监管机构的支持,将推出电子货币 “J 币”(J Coin),以便用智能手机为商品付款和转账。 多数媒体认为,这是日本银行应对阿里巴巴和支付宝的措施,不过 J 币预计的推出时间是在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前。支付宝用了 2 年时间在日本落地到 4 万家商户,然后日本银行十分紧张,决定反击,于是又给了支付宝近三年的发展时间。 (“西瓜卡”) 不过支付宝在日本并不是完全没有类似的对手,比如雅虎钱包、Line Pay 和 Apple Pay,不过目前即便是主场作战的雅虎钱包和 Line Pay 也是基本无人问津的状态,背后的原因则和日本高昂的跨行手续费有关,使用起来不仅没优惠,而且还会亏。 和香港以及美国有些类似的情况是,日本的信用卡和“西瓜卡”(类似于香港八达通)相比于中国要发达得多,这也决定了移动支付发展空间受限,当然,西瓜卡和 Apple Pay 结合起来也算是一种移动支付了。 在日本期间,我还见了一位多年未见在日本生活了多年的大学同学,我在 BIC CAREMA 用支付宝结账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居然还挺方便的”,言下之意就是作为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国人,她还没有在日本用过支付宝。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孤例,在当地一家鳗鱼饭餐厅吃饭的时候,一名中国留学生服务员也表示在日本不怎么用支付宝。同样的,我们更不要考虑日本当地居民会不会使用支付宝的问题了。 在日本能使用支付宝的地方,“欢迎使用支付宝”标识都是简体中文,并没有看到相应的日文翻译,也从侧面说明了,支付宝在日本的受众还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 总的来说,日本还是一个以现金交易为主的国家,非现金支付还是以卡交易为主,至于各种移动支付在日本的发展真的相当乏力。日本本土的移动支付都不能推动日本无现金社会的发展,更不要说支付宝了。 《金融时报》在《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抱负》一文中,列举了阿里国际化的五种武器,其中之一就是“支付和金融服务”。 那么支付宝的意义何在?更多的,支付宝其实是将中国大陆的无现金体验,尽可能地移植到日本,以方便逐年增长的赴日中国游客。在中国,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日常的衣食住行买支付,支付宝也想尽可能地覆盖到中国游客在日本的这些典型场景。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