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ci哩ci哩,你知道被冠上快手、抖音神曲的,到底都是什么歌?
《Samsara》这首歌来自于索尼音乐旗下的挪威 DJ 二人组 Tungevaag&Raaban,首次发行是在 2015 年,由于/Samsara/这个词的意思是轮回,在梵文的原意指轮回中的娑婆世界,与 Nirvana(涅盤)是相对的名词。由于Samsara本身是一个相对常用的词语,因此这首歌又被称作《Samsara 2015》,挪威歌手 Emila 为这首歌献唱。 ( 1 分 05 秒开始熟悉) 是的,既然这首歌是有歌词的,那么它唱的是什么呢?抖音上的小鲜肉们跳舞常用的 Samasara Part 2 的歌词是这样的:
和《Panama》不同,《Samsara》一开始在国外就挺火的,但在国内却是直到 2017 年抖音的出现才火了起来。因此并没有出现像《Panama》那样文化输出的潮流。 尽管《Samsara》在 Youtube 上有 6000 万播放量,腾讯视频上也有 4000 万的播放量。但 Tungevaag&Raaban 在 Twitter 上只有 1200 粉丝,Facebook 也只有 5.7 万粉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他们这个月 24 日刚出的新曲《Beside Me》。 《IT G Ma》 网友上传的恶搞视频 这首搞怪的歌曲主要被抖音上的视频主用于制作各种表情怪异的视频,和《Samsara》一样它发行于 2015 年。 而制作并演唱这首 Hip-Hop 的歌手 Kid Ash 是一名 93 年的小鲜肉,是所处社团 the Cohort 中最年轻的一位。 Kid Ash 17 岁开始辍学做音乐,19 岁的时候被韩国著名饶舌歌手 Okasian 引荐加入了 the Cohort,推出这首火遍全世界的《IT G MA》的时候年仅 21 岁。 这首《IT G Ma》在 Youtube 上传仅一个月,播放量就超过百万,目前拥有 4800 万的播放量。值得注意的是播放量并不只是这首饶舌的全部,这首歌和 Kid Ash 还成为了亚洲嘻哈的一个代表。 美国男士时尚杂志《Complex》将其评价为「韩国饶舌终于有和美国相近的歌和艺术家了」。而亚文化媒体 vice 也用「历史性」来形容 Keith Ash 在亚洲饶舌上的地位。 在这首歌中,除了大家熟悉的那个韩文的开头和第一节,其实还有 the Cohort 里另一位日本 Rapper Loota 的助阵。所以这首歌的完整版本是韩日英三语。 和大多数饶舌一样,这首歌的歌词并不适合放在公众号里,不过日文的部分相对来说比较温和:
????为什么有一种迷之励志感,但这首歌的主题真的和这个不一样。 《We No Speak Americano》 这可能是你见到的社会摇配乐最多的一个,但是其实这首歌和社会摇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很「洋气」。 在最初听到这首歌完整版的前奏时,我一度怀疑自己找错了歌,怕不是一首印度歌曲。但到了 50 秒的时候,整个气氛突然就摇了起来。然而这首歌既不来自印度也不来自拉美而是…… 澳大利亚二人组乐队 Yolanda Be Cool 的作品。 没想到吧? 2010 年 2 月 27 日,Yolanda Be Cool 版的《We No Speak Americano》正式在澳洲发行,此后的几年中这首歌被频繁的用于电影和电子游戏的配乐,比如 2011 年的《电影中间人》、《啤酒花》,12 年的《马达加斯加 3》,13 年的《绝美之城》,电子游戏《尊巴狂欢 2》和《舞力全开 4》中也收录了这首曲子。 不过,这首歌还不是 Yolanda Be Cool 的原创。这首歌歌名的直译是《我们不讲美国话》,但它改编自 1956 年意大利歌曲家 Renato Carosone 创作的《Tu vuò fà l’americano》(你想成为美国人)。 那么自然这首歌当然不是用英语写的,整首歌主体部分是大家在社会摇视频里能听到的魔性间奏,仅有的几句歌词是由那不勒斯语写成,歌词大意是:
在 1956 年的原版《你想成为美国人》里,歌词更为丰富,描述了一个意大利年轻人学习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故事——喝威士忌和苏打水,跳霹雳舞玩摇滚乐,打棒球抽骆驼香烟,但他们的经济来源都是啃老。 这首歌被认为是讽刺二战后欧洲国家抛弃本土文明生活方式大幅度「美国化」的社会现实。 Emmm,联想到现在中国小镇青年拿来蹦迪,可以说是非常讽刺了。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