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直播,声优们开辟的下一片蓝海?
除了情感陪伴以外,荔枝也在唱歌、尬聊、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又称“颅内高潮”)上切入语音直播,同时开拓二次元、明星娱乐领域。在找到李易峰担当产品代言人之后,又请到当红小生胡一天出任荔枝声音陪伴大使,荔枝似乎也想在情感陪伴路线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明星娱乐化和多元性,打造声音社区。 在未来,荔枝可能在二次元、明星直播领域与红豆live形成竞争,并且面临来自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的一定的压力。不过就目前来看,荔枝在语音直播应用的用户认知度和用户满意度两个指标上都是行业领先,随着整个平台全面转型语音直播,这一领先优势有可能会随之扩大。 付费与直播,关于声音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随着荔枝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几家老牌移动音频公司就此走上了各自的发展轨道。然而,路线的清晰必定经历过混沌中的挣扎,而每一次的抉择,伴随的都是行业的阵痛与内部的撕裂。 第一次的挣扎还是在 2015 年的资本寒冬,彼时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就内容版权展开了规模最大的一场撕逼,这场两败俱伤的战斗一度把音频行业推上风口浪尖,又瞬而拉入沉寂,彼时的市场竞争态势是,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和考拉FM四家为大,占据了移动音频市场80%的份额。 随着行业内部版权支出过高,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各家移动音频产品开始尝试从车联网和后装市场上寻找新的场景,然而车联网的忠实拥泵者考拉FM却没找到出路,在 2016 年裁撤掉整个音娱部门。 在荔枝、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之间,洗牌的力量来自外部。知识经济的狂潮让市场再一次看到了音频的价值,于是前有喜马拉雅FM全面入局知识经济,并且推出现象级音频付费产品《好好说话》;后有蜻蜓FM借由《矮大紧指北》all in知识付费。 相比而言,荔枝的路走的就有些曲折。一直以来主打UGC差异化竞争的荔枝,却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荔枝也曾尝试音频PGC内容,也做过社群电商,但是对于当时面临融资和变现危机的荔枝来说,两者的商业模式都太重了。 赖奕龙和他的团队在沉寂许久之后找到了语音直播的路子,一是与荔枝的UGC模式契合,能更好的服务于主播;二也解决了商业变现的难题。好的商业故事也让荔枝重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前不久,荔枝宣布获得了 5000 万美元的D轮融资。分叉路口后,语音直播作为移动音频的“第三条道路”开始崭露头角。 最后再回到文章开头的三个问题:首先,语音直播这类听觉产品由于能实现视频直播不能实现的、更浸入的情感互动优势,因而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容格调和产品逻辑。当然,媒介的形态、技术的逻辑,永远是产品经理们的老师,因此语音直播这个尚年轻的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而目前荔枝FM占据优势,未来依旧可期。 如果说在知识付费领域,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不可避免要迎来一场厮杀,那么对于语音直播来说,就要看荔枝在未来能否走好这条差异化之路。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