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一周年:它的红利期还能有多久?
(4)复合型。这一类小程序可能本身是一个工具应用或者某个高频的场景唤醒了用户,继而又通过+社交或者+内容的方式提升了用户粘性,扩散了传播半径,所以,笔者认为在某一领域做到垂直类第一的App如果变成复合型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在七麦数据评选的 2017 最具实力小程序中,位列TOP2 的美篇,分析其蹿红的速度,得益于一整年在小程序上的发力和突破。 美篇从微信朋友圈只能发布 9 张图片的痛点出发,以图文创作工具切入,不仅沉淀了内容,还形成了社群,通过微信生态小程序中的内容可以实现好友分享、共同阅读,查看好友的批注、阅读进度等功能, 而且初步完成了商业化变现的探索。 具体来看:
五、未来的方向 去年 12 月底,微信新增小程序首页入口,新增Home 键,新增三点切换键。微信作为“虚拟系统”的存在已经初露端倪。 就在前几天,小程序支持打开移动应用,也就是说从App分享到微信的小程序页面,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小程序卡片回溯到原来的App。 这也相当于告诉开发者:APP和小程序现在是共生的关系,不用担心发展了小程序会造成核心用户的流失,来发展你的小程序。这对线上玩家来讲绝对是利好消息。 但另一方面,线上小程序玩的再火也只是在微信大生态内部流量的运动,对微信来讲,能不能成为线下消费服务的一个入口,借以撬动几倍于微信当前的流量是未来微信的着眼点。 随着支付宝小程序的步步紧逼,微信小程序急需一条出路打破目前的困局。某种程度上说,小程序对微信来说,是一场只能进不能退的战争。 “跳一跳”小程序的火爆意味着微信对小程序能力的释放会加快,之前藏着掖着的能力接口,比如小程序分享到朋友圈,消息的主动push,关注等功能是不是有可能会释放值得期待。而 18 年游戏类、泛电商类、泛社交类小程序必定会大发展。 从博客、微博的周期规律来看,一个内容平台的红利期大约在 24 个月左右。从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轨迹来看,超级大号集中出现在这个平台推出后的 24 个月中。 对应小程序,小程序的红利期兴许在一年之后就会关闭,给创业者的时间不多了。对于已经在上半场表现不错的选手来说,抓住这波红利期把用户规模再上一个台阶已是重中之重。 来源:三节课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