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超全面的B端产品设计指南
以上整理需求的方式,是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整理的。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因为我们的需求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难免会发现有些需求是互相矛盾、互相冲突的。因此我们在整理后的列表中需要将这些矛盾的需求全部圈出来,然后快速地找到相关人员,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协调来消除矛盾的需求。 很多时候,需求冲突的真正原因是使用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作为使用者,他的核心诉求是方便高效、省事,最好还能在某些方面获得一定的利益;作为管理者,他的诉求是流程规范、过程可追踪,杜绝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发生。 例如中介公司的业务员,经常需要带客户去楼盘看房,他们自然希望在考勤方面能够更弹性,有一些自由度。但是作为管理人员,他们也没有办法盯着业务员时刻在做什么,只能通过一些定位打卡等手段管理业务员,不让他偷懒。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不同角色由于岗位不同,核心诉求也不一样。在发生冲突的时候,笔者的建议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核心,首先确保经营活动的规范化、流程化进行,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为普通使用者考虑的易用性设计与情感化设计,让他们感受到产品不单单是一个反感排斥的工作系统,而是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的产品。 完成这一步后,才算是将整个产品的系统需求全部整理出来。以后每次迭代就是在业务需求与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系统需求,不断完善、丰富产品。 系统建设终于,我们进入到系统建设环节,真正开始设计一款产品的形状了。在这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个问题:B 端产品和 C 端产品在产品设计上有什么差异性? 笔者认为,绝大多数 C 端产品的设计逻辑会把用户体验与效率放在首位。追求极致的简单好用与高效。在整个产品设计上比较侧重用户的感受,精心打磨页面与交互,尽量少让用户做选择,保持产品的易用性与流畅性,都是做 C 端产品设计的不二法门。 但是做 B 端产品时,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为「流程」服务的。体验和效率未必是设计的重心。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能明白,企业买一款中介 CRM 产品,不是为了让业务员更轻松,做业务的时候更「省事」,而是为了将整个卖房的流程管理起来,做标准化的经营,为经营决策提供更准确科学的决策。B 端产品更多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流程进行优化升级,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来,做 C 端产品更注重对「人」的理解,要求产品经理具备同理心,感知用户的能力。而做 B 端产品更注重对「业务」的理解,要求产品经理具有系统性的逻辑思维,富有理性地对企业业务进行全面梳理与诊断,给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规划产品原型的过程中,产品的信息架构设计是重要一环,其中菜单结构设计、CRUD 原则与 RBAC 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合理、高效的产品形态。 1. 菜单结构设计常见的菜单结构设计有两种,以「人/物」为主线,或以「事」为主线。 大部分的通用型 B 端产品由于各行各业的垂直差异性,无法做到统一的流程管理,而产品需要满足尽可能多的行业,因此只能以「物」为主线划分菜单结构。例如将 CRM 系统划分为线索、客户、联系人、公海、商机、合同等等,都是以「人/物」作为划分的标准。 这种划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缺陷的,因为在实际的业务流程中,物与物之间的传递有可能交错,例如在房产交易、确权、归档的几个环节中都涉及到合同的流转,而这种菜单结构没有充分体现这种流转的特点,同时不同岗位的职责权限也有可能交错在一起。 而专注于垂直行业的 B 端产品则往往以业务流程的职责划分为菜单划分的标准,也就是以「事」为主线的设计方式。这种设计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和混乱的现象,对整个系统的架构都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CRUD原则 在互联网,各类互联网书籍都提到过 CRUD 原则,也就是将新增、删除、查询与修改等操作合并成一个管理页面。例如一个订单管理页,包含了新增订单、删除订单、查询以及修改订单信息等不同的操作。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个 ERP 系统中,录入订单是由业务员录入的,后续由销售人员更新订单的信息。当发现退款时,由财务或售后人员撤销订单。由此可见这些所谓的「管理」操作往往不是由同一个角色完成的,如果合并在同一个管理页面会产生很多职责权限混乱的问题。好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菜单设计上尽量避免使用「某某管理」这样的字眼,而是根据业务场景,更灵活地划分菜单的范围。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难道是说 CRUD 原则是错的?其实并非如此,只是 CRUD 原则对于系统创造的东西才适用,例如管理系统用户、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权限这类的东西就适用该原则。对系统用户的增删改查,通常都是由管理员操作的,这个时候我们把这些操作都放在同一个界面就是合理的场景。 RBAC权限模型 B 端产品的权限设计通常都是适用 RBAC 模型,也就是每个用户都要被赋予一个或多个系统角色,每个系统角色都对应一个明确的权限集合,包括对菜单、页面元素等资源的访问与操作权限。建立一个「用户 – 角色 – 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时,用户与角色,角色与权限都是多对多关系,即一个用户可以对应多个角色,一个角色可以分配给多个用户,一个角色具有多个权限。当用户比较多时,可引入用户组,既对用户分组,将角色与用户组进行关联。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