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自动驾驶十年坎坷路
此外,远程操控需要网络条件非常好才行得通。如果网速变慢,则操控指令的传递变会变慢,导致车辆没有及时刹车而被追尾;如果网络突然断了,远程操控的指令可能无法传递到车端;如果是远程操控进行到一半再断网,可能会更加危险。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远程操控的前提是,车辆上的所有传感器都完好无损,能将感知到的信息完整及时地传递给远程操控员,但如果传感器损坏或被弄脏了,那无论远程操控员再牛逼也无力回天。 这些潜在的问题,专业人士应该要比普通人更加清楚,因此,也会更加充满疑虑。 《华盛顿邮报》在上个月在硅谷在硅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些硅谷科技公司的员工并不喜欢自动驾驶汽车,不仅是不愿意乘坐,他们甚至不愿意看到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己所在的街区出现。 而他们不喜欢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们要么是业内人士,要么很就接近业内人士,因此,对技术的局限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实际上反映了硅谷的一个悖论:那些相信科技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科技精英们,反而会对科技在日产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充满警惕。 如一个最众所周知的现象是,硅谷的科技精英们比其他人更倾向于限制自家的孩子过多接触电子产品、社交网络。 Waymo早期的乘客中,有相当多的是谷歌/Waymo自己的员工,但这些乘客的数量很有限,并且,试乘也是不收费的,因此,尚不足以证明“Waymo员工都对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充满热情”。 后续,Waymo能不能发动大多数员工都自掏腰包乘坐自家的自动驾驶汽车、甚至动员他们的亲友也来乘坐,继而再将同样的行为扩散至整个自动驾驶产业从业者极其亲友,对当前的星星之火能否发展成燎原之势至关重要。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