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业物联网发展趋势分析:当工业互联网“叛逆期”遇上边缘计算“襁褓期”会发生什么?
工业用户普遍接收了数据中台、数字孪生、工业大脑等美好理念的“洗脑”,对工业互联网的期待原本就高,现在越来越高。而工业互联网并“不服管教”,需要很强的技术驾驭和生态整合能力才能落地。况且 IIoT 的应用现实与所绘愿景之间尚有不小距离,“叛逆”体现为用户期待和现实价值之间的差距。 03“襁褓期”边缘计算硬件大量浮现 很多参赛项目都提供了新型的边缘计算硬件,比如东土科技的工业服务器,工业富联的雾小脑边缘设备。除此以外,已经上市的产品还包括西门子的 Industrial Edge 设备、戴尔的 3000 系列边缘服务器、OPTO 22 的 groov EPIC、三菱电机的 MELIPC 系列和研华科技的 WISE-5000 等。 这类边缘计算硬件的主要作用是简化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架构,促进 OT 与 IT 的融合。 过去需要复杂架构才能实现的数据打通与共享,现在通过边缘计算设备,整个系统架构被极大简化。 从边缘设备的种类上划分,包括设备型边缘、嵌入式控制边缘、瘦计算型边缘、小型数据中心边缘等。 谨慎、简单、可靠和安全是工业普适价值观的一部分,边缘设备这一新生事物,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工业实践的支持,但这些设备想要在工业领域取得大范围应用,并非短期可达。 边缘计算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环节,未来的大量计算将在边缘侧完成。在大量分析报告中,都认为 2020 将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这一年中,工业互联网将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计划加大实施的步伐,助推 IIoT 保持较快的增速。还有机构预测,工业互联网有望在 2020 年超越 B2C 消费类应用,占据万物互联的主流地位。 这就要求边缘计算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都得离我们更近。尚处“襁褓期”的边缘计算设备,和人们对工业互联网的预期增速,构成了另外一组矛盾。 按照 Gartner 曲线,任何技术都将经历波谷才能良性发展。边缘计算目前位于波峰,2020 年极有可能过热。站在未来回望,长跑者们不妨在不同模式的赛道上深耕,等待“盛宴”真正降临。 本文小结: 1. 工业互联网企业明显出现了差异化,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清晰。大致可以划分为 3 类:大脑模式、场景模式和极简模式。 2. 无论是哪种工业互联网企业,呈现给最终用户的一定都是端到端的服务,这样才有价值。 3.IIoT 的应用现实与所绘愿景之间尚有不小距离,“叛逆”体现为用户期待和现实价值之间的差距。 4. 尚处“襁褓期”的边缘计算设备,和人们对工业互联网的预期增速,构成了另外一组矛盾。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