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趋势风向:工业互联网“叛逆期”遇上边缘计算“襁褓期”
分析参赛项目所采用的模式,可以直观反映当下工业互联网所处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路径和版图逐步划分,还没有找准自己发展道路的企业相对处境危险,毕竟聚焦优于发散,大家都在奔跑,稍有不慎就会掉队。 沿着聚焦之后的道路前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很可能在2020年经历“叛逆期”。 工业用户普遍接收了数据中台、数字孪生、工业大脑等美好理念的“洗脑”,对工业互联网的期待原本就高,现在越来越高。而工业互联网并“不服管教”,需要很强的技术驾驭和生态整合能力才能落地。况且IIoT的应用现实与所绘愿景之间尚有不小距离,“叛逆”体现为用户期待和现实价值之间的差距。 “襁褓期”边缘计算硬件大量浮现 很多参赛项目都提供了新型的边缘计算硬件,比如东土科技的工业服务器,工业富联的雾小脑边缘设备。除此以外,已经上市的产品还包括西门子的Industrial Edge设备、戴尔的3000系列边缘服务器、OPTO 22的groov EPIC、三菱电机的MELIPC系列和研华科技的WISE-5000等。 这类边缘计算硬件的主要作用是简化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架构,促进OT与IT的融合。 过去需要复杂架构才能实现的数据打通与共享,现在通过边缘计算设备,整个系统架构被极大简化。 从边缘设备的种类上划分,包括设备型边缘、嵌入式控制边缘、瘦计算型边缘、小型数据中心边缘等。 谨慎、简单、可靠和安全是工业普适价值观的一部分,边缘设备这一新生事物,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工业实践的支持,但这些设备想要在工业领域取得大范围应用,并非短期可达。 边缘计算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环节,未来的大量计算将在边缘侧完成。在大量分析报告中,都认为2020将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这一年中,工业互联网将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计划加大实施的步伐,助推IIoT保持较快的增速。还有机构预测,工业互联网有望在2020年超越B2C消费类应用,占据万物互联的主流地位。 这就要求边缘计算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都得离我们更近。尚处“襁褓期”的边缘计算设备,和人们对工业互联网的预期增速,构成了另外一组矛盾。 按照Gartner曲线,任何技术都将经历波谷才能良性发展。边缘计算目前位于波峰,2020年极有可能过热。站在未来回望,长跑者们不妨在不同模式的赛道上深耕,等待“盛宴”真正降临。 本文小结: 1.工业互联网企业明显出现了差异化,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清晰。大致可以划分为3类:大脑模式、场景模式和极简模式。 2.无论是哪种工业互联网企业,呈现给最终用户的一定都是端到端的服务,这样才有价值。 3.IIoT的应用现实与所绘愿景之间尚有不小距离,“叛逆”体现为用户期待和现实价值之间的差距。 4.尚处“襁褓期”的边缘计算设备,和人们对工业互联网的预期增速,构成了另外一组矛盾。 参考资料: 彭瑜:边缘可编程控制器是OT-IT融合的利器 郭朝晖:工业互联网,模式正在形成 Getting a Deeper Edge on the Edge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