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cat 的 Server 文件配置详解!
通过配置Connector,可以控制请求Service的协议及端口号。在第一部分的例子中,Service包含两个Connector: (1)通过配置第1个Connector,客户端可以通过8080端口号使用http协议访问Tomcat。其中,protocol属性规定了请求的协议,port规定了请求的端口号,redirectPort表示当强制要求https而请求是http时,重定向至端口号为8443的Connector,connectionTimeout表示连接的超时时间。点此查看一分钟配置tomcat的https教程。 在这个例子中,Tomcat监听HTTP请求,使用的是8080端口,而不是正式的80端口;实际上,在正式的生产环境中,Tomcat也常常监听8080端口,而不是80端口。这是因为在生产环境中,很少将Tomcat直接对外开放接收请求,而是在Tomcat和客户端之间加一层代理服务器(如nginx),用于请求的转发、负载均衡、处理静态文件等;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Tomcat时,是在局域网中,因此一般仍使用8080端口。 (2)通过配置第2个Connector,客户端可以通过8009端口号使用AJP协议访问Tomcat。AJP协议负责和其他的HTTP服务器(如Apache)建立连接;在把Tomcat与其他HTTP服务器集成时,就需要用到这个连接器。之所以使用Tomcat和其他服务器集成,是因为Tomcat可以用作Servlet/JSP容器,但是对静态资源的处理速度较慢,不如Apache和IIS等HTTP服务器;因此常常将Tomcat与Apache等集成,前者作Servlet容器,后者处理静态资源,而AJP协议便负责Tomcat和Apache的连接。Tomcat与Apache等集成的原理如下图。 关于Connector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详解tomcat的连接数与线程池 4、Engine Engine组件在Service组件中有且只有一个;Engine是Service组件中的请求处理组件。Engine组件从一个或多个Connector中接收请求并处理,并将完成的响应返回给Connector,最终传递给客户端。 前面已经提到过,Engine、Host和Context都是容器,但它们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父子关系:Engine包含Host,Host包含Context。 在第一部分的例子中,Engine的配置语句如下: 其中,name属性用于日志和错误信息,在整个Server中应该唯一。defaultHost属性指定了默认的host名称,当发往本机的请求指定的host名称不存在时,一律使用defaultHost指定的host进行处理;因此,defaultHost的值,必须与Engine中的一个Host组件的name属性值匹配。 5、Host (1)Engine与Host Host是Engine的子容器。Engine组件中可以内嵌1个或多个Host组件,每个Host组件代表Engine中的一个虚拟主机。Host组件至少有一个,且其中一个的name必须与Engine组件的defaultHost属性相匹配。 (2)Host的作用 Host虚拟主机的作用,是运行多个Web应用(一个Context代表一个Web应用),并负责安装、展开、启动和结束每个Web应用。 Host组件代表的虚拟主机,对应了服务器中一个网络名实体(如”www.javastack.cn”,或IP地址”116.25.25.25”);为了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名连接Tomcat服务器,这个名字应该在DNS服务器上注册。 客户端通常使用主机名来标识它们希望连接的服务器;该主机名也会包含在HTTP请求头中。Tomcat从HTTP头中提取出主机名,寻找名称匹配的主机。如果没有匹配,请求将发送至默认主机。因此默认主机不需要是在DNS服务器中注册的网络名,因为任何与所有Host名称不匹配的请求,都会路由至默认主机。 (3)Host的配置 在第一部分的例子中,Host的配置如下: 下面对其中配置的属性进行说明: name属性指定虚拟主机的主机名,一个Engine中有且仅有一个Host组件的name属性与Engine组件的defaultHost属性相匹配;一般情况下,主机名需要是在DNS服务器中注册的网络名,但是Engine指定的defaultHost不需要,原因在前面已经说明。 unpackWARs指定了是否将代表Web应用的WAR文件解压;如果为true,通过解压后的文件结构运行该Web应用,如果为false,直接使用WAR文件运行Web应用。 Host的autoDeploy和appBase属性,与Host内Web应用的自动部署有关;此外,本例中没有出现的xmlBase和deployOnStartup属性,也与Web应用的自动部署有关;将在下一节(Context)中介绍。 6、Context (1)Context的作用 Context元素代表在特定虚拟主机上运行的一个Web应用。在后文中,提到Context、应用或Web应用,它们指代的都是Web应用。每个Web应用基于WAR文件,或WAR文件解压后对应的目录(这里称为应用目录)。 Context是Host的子容器,每个Host中可以定义任意多的Context元素。 在第一部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server.xml配置文件中并没有出现Context元素的配置。这是因为,Tomcat开启了自动部署,Web应用没有在server.xml中配置静态部署,而是由Tomcat通过特定的规则自动部署。下面介绍一下Tomcat自动部署Web应用的机制。 (2)Web应用自动部署 Host的配置 要开启Web应用的自动部署,需要配置所在的虚拟主机;配置的方式就是前面提到的Host元素的deployOnStartup和autoDeploy属性。如果deployOnStartup和autoDeploy设置为true,则tomcat启动自动部署:当检测到新的Web应用或Web应用的更新时,会触发应用的部署(或重新部署)。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deployOnStartup为true时,Tomcat在启动时检查Web应用,且检测到的所有Web应用视作新应用;autoDeploy为true时,Tomcat在运行时定期检查新的Web应用或Web应用的更新。除此之外,二者的处理相似。 通过配置deployOnStartup和autoDeploy可以开启虚拟主机自动部署Web应用;实际上,自动部署依赖于检查是否有新的或更改过的Web应用,而Host元素的appBase和xmlBase设置了检查Web应用更新的目录。 其中,appBase属性指定Web应用所在的目录,默认值是webapps,这是一个相对路径,代表Tomcat根目录下webapps文件夹。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