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还是梦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量子计算世界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Chuang领导了一些早期量子计算机的开发。虽然现在他已经不在进行该领域的研究,但Chuang认为我们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阶段——量子计算最终会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作用。 但他也有怀疑,或许等有新一代学生和黑客开始使用量子计算机了,革命才会真正开始。在一定程度上,量子计算机不仅需要不同的编程语言,还需要用从本质上就不相同的思考方式来进行编程。正如Gambetta所说:“我们真的不知道量子计算机上的‘Hello, World’是什么样的。” 不过,现在研究员也开始着手于找出答案了。2016年,IBM将一台小型量子计算机连接到云端:通过使用一种名为QISKit的编程工具包,用户可以在上面运行简单的程序;到目前为止,从学术研究人员到小学生,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构建了运行基本量子算法的QISKit程序。此外,谷歌和其他公司也在将其刚刚起步的量子计算机连到线上。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通过量子计算做很多事情,但至少一些身处前沿实验室之外的人们能够尝试一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了。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创业公司也越来越兴奋了。在多伦多大学商学院举办的一场量子初创公司投资竞赛上。一些企业团队向一群教授和投资者介绍了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一家公司希望使用量子计算机来模拟金融市场。而另一个企业计划通过量子计算设计新的蛋白质。还有人想要建立更先进的AI系统。但在赛场上,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每个团队提出的业务都是建立在一项尚不存在的技术之上的,即使这项技术具有革命性。更可怕的是,很少有人为这个事实感到恐惧。 事实上,如果第一批量子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进展缓慢,那么这种热情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而那些对于量子计算的发展存在的困难有真正了解的人,比如Bennett和Chuang,猜测称,第一批有实用性价值的量子计算机还要几年才能出现,而且这一猜测是在假设管理和操作大量量子比特的问题最终不会证明是难以处理的条件下提出的。 不过,研究人员仍对此抱有很大的希望。想不想知道现在大约2岁的孩子,长大后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量子世界呢?或许,到时候他会有一个用于建立量子计算机的工具包吧。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