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离开网络的日子
一批勇于站在时代潮头的人,也已经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他们重新定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让这些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联系起来,并对这个时代的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1990年代憾别北京,在小餐馆里对酒落泪的马云,让天下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了;性格内向,在男女比例7:1的大学深感孤独的张小龙,因为发明微信让中国人的社交畅通无阻;一度不断模仿海外新产品的王兴,用最本土的方式,改变了中国人的用餐习惯;而感慨苹果手机“太贵了”的雷军,已经让更多中国人接触到移动互联网。 ![]()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 网购的壮大,催生了中国数不清的淘宝村,重塑了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形态,让城市与乡村的人们,无差别地享受到便宜的商品。 外卖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传统产业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身处其中的互联网公司,已悄然用技术为餐饮、服务业提效。 遇到现实问题,人们开始习惯@人民日报或新华社等官方媒体的微博进行反馈。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账号,开始入驻微博、一点资讯、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用更高效的方式与网民互动。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输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甚至改变了国家治理方式,”一位长期研究网络的资深媒体人说,“但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社会形态,它所代表的平等、交互、开放、共享、包容,与改革开放的理念相同。” 2018年10月18日,参与“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报道活动的上百名记者走入故宫,凝望巍峨的宫殿和古老的红墙。这是此次由国台办主办、一点资讯和海峡之声承办的为期17天的活动里的第一站。 数百年前,嘉靖皇帝在这宫殿之中,因倭寇作乱,下令“片帆不得入海”。 沿海的各个港口被封锁,出海船只纷纷被销毁,上海的中国商团被指责为“通倭奸民”。封闭的国策延续到清朝,中国在漫长的几百年间,几乎与世界断绝联系。 而就在中国推行海禁的16世纪,麦哲伦的船队开始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西班牙征服了墨西哥,英国建立了世界第一家股份公司,哥白尼辞世,他的《日心说》开始深入人心。 在过往的400年,中国已深知封闭之苦;而在过去的40年,又深感改革开放之幸。中国用网络连接世界,世界也用互联网拥抱中国。即使是故宫这样的最深不可测的皇城,也通过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对世界展示着它的魅力——因为那张网已经推开了它的大门,再也不会关闭。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