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凉凉后,中国靠5G就能成功实现工业联网吗?
当工业的“物联网体系”进化至此:企业主的投资将变成“工业物联网”联盟的股份参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将从工人管理,转向数据开发管理。那时,做企业最值钱的可抵押财产不是硬件,而是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为了调和这种矛盾,CPS系统曾对加入“工业物联网”的企业,设置了投票系统;而5G时代下,这种数据所有权的处理正在随着工业云的进化,向着分布式数据中心进行演进。 中国向德国工业4.0的取经之路 2019年4月,在一切工业变局都看似与我们无关的当下,尽管德国在梭哈CPS技术的“工业4.0”上遇到了阻碍,中国也可以通过5G普及来实现“工业物联网”。 但与德国在工业4.0上这场运动相比,中国的企业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财务模型,至今仍有很多“非工业物联网上的改进空间”值得向德国企业看齐。 比如,中国的很多企业至今连基础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都还未曾使用,即便有了EPR,又不知多少企业是在为了EPR而EPR。 这让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一种私人离线模式,各个企业不仅缺乏可以让数据互联的标准化,随着地区文化差异的增加,企业在管理模式和应对信息化的差异程度上也在增加。 而这种个体的落后,也许会在5G时代的风暴裹挟中得到标准化上的提升,但技术只能拯救技术,却无法优化每个处在时代前沿的企业核心——人。 所以,国内企业在管理知识和企业经营人才上的空缺,应是远比“工业物联网”更值得向德国学习的重心。 反观德国的工业4.0计划,与其冷眼旁观的用“搁置”下个定论,不若说:“有钱任性,有技术任性、有人才任性,才是德国敢于在工业世界步步为先的入底气所在。” 而这些,除了当下的臆想外,我们何时又能有机会去进行前沿技术的跟进呢?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