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作品回顾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2019年5月17日消息,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被誉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先后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等等诸多奖项。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与陈其宽共同设计,由陈其宽执行),近期作品有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这里需要着重说一下,贝聿铭设计的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共63层,高241米,是波士顿最高的建筑。它的外墙全部用浅兰色的镜面玻璃,大厦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耸立在城市的中心,阳光在镜面上折射反照,时移景异,变幻无穷,呈现出一派奇妙的景观。但是在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这对于当时贝聿铭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到后来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贝聿铭巅峰之作——卢浮宫改建项目。贝聿铭曾说过,“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骄傲,那就是卢浮宫新馆的创作。” 另外,OPPO、小牛等的重磅新品发布会,曾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下举行,力求突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广州,祖籍苏州。而他建筑梦是由一个“上海艺术博物馆” 的毕业作品开始。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