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首入新基建:相当于通信领域3G时代
“猜猜有多少低轨卫星星座没有破产?”今年3月,马斯克曾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20年卫星会议上如此发问。他的答案是“零”,还开玩笑说SpaceX正致力于“不破产”。 SpaceX猎鹰9号发射 追加卫星后,SpaceX“星链”计划由近12000颗卫星组成。马斯克曾说,“星链”耗资巨大,是他“平生所做最难的工程项目之一”。SpaceX预计建成“星链”网络将花费至少100亿美元。 自去年5月首批60颗卫星上天、开始大规模部署“星链”计划后,SpaceX已将6批约360颗卫星送上天,成为世界上部署卫星数量最多的太空公司。 Space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wynne Shotwell去年底确认,从今年开始,每隔2-3周SpaceX就会发射60颗卫星。到2020年底,SpaceX计划完成24次卫星发射。 而马斯克的天马行空也得到了些许验证。去年10月,他用星链卫星发出了第一条推文,“通过Starlink卫星发送了这条推文。”随后又发了一条称,“哇,它成功了。” SpaceX建美国的星链,中国有中国的星座新基建 全球处于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期,中国也没有放松。SpaceX建美国的星链,中国也有自己的星座新基建。 拟以80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组网的“行云工程”项目将于近日完成首发。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下属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制的行云二号01、02号卫星计划于4月中下旬搭载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择机发射。 其中“行云二号”01星被命名为“武汉号”,将在低轨道上承担覆盖全球的“天基物联网”通信传输服务功能,并在集装箱、海洋、船舶、电力、地灾、环境、林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应用测试。 卫星示意图 图片来自银河航天 两个月前,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民营5G低轨宽带卫星在轨通信试验成功。这颗由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首颗Q/V频段卫星首发于今年1月,单星可覆盖3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50个上海市的面积。 银河航天低轨星座计划由上千颗5G通信卫星在1200千米的近地轨道组成星座,无缝扩展地面通信网络,实现对陆地、海洋及天空全覆盖。 “未来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和国家主导,卫星应用端将有很大发展空间。”牛旼表示,就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G通信基础设施投入运营让下游应用行业具备巨大市场空间成为可能。 图片来自银河航天 作为地面通信手段的补充,在全球都紧盯卫星互联网建设。在SpaceX已发射近360颗卫星的情况下,分食这块大蛋糕究竟难不难? 牛旼说,目前卫星互联网建设面临很大挑战。“要有足够多的资金把卫星发射上去,还要能持续运营、补网维护。”哪怕融资34亿美元的OneWeb也在申请破产保护。 “这就需要依靠更大雄厚实力的主体投入,包括政府引导,目前在国内单纯依靠市场化的力量还不足以走到组网完成、开始运营的阶段。” 与此同时,卫星能否短时间内批量制造、是否有足够多的火箭支撑批量发射,也是卫星互联网真正形成组网的先决条件。若卫星互联网在全球落地,还需要取得各国运营许可。 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层出不穷,国际电信联盟在频率分配上承受越来越大压力,频率现已成为高度稀缺的资源。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刘悦曾撰文指出,卫星频率轨道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稀缺资源,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国外卫星互联网星座频率轨位的争夺再次说明频率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 “获得频率资源的企业能在短期内获得资金帮助和合作伙伴,落后一步发展的企业频率协调遇到极大困难,即使技术、资金和市场条件俱全也进展缓慢。 ”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