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借贷乱象:一人一年借30多平台
薛本川认为,目前信息共享在推进上有很多困难。“比如说,推进这件事的主体可能需要政府,市场机构也要不断强化运营、强化品牌,做得非常吃力,做好征信数据共通是个挺长期的活,但是是避免多头借贷压垮行业最直接的方式。” 利润覆盖坏账风险致多数平台“零风控” 另一个让现金贷平台忽略风控的原因在于暴利。在业内人士眼中,当有巨大的利润摆在现金贷平台面前,足以超过坏账带来的风险时,风控对他们而言便是可有可无的状态。 “现金贷的利率算成年化,很多超过100%,100%之内都算是业界良心平台。如果我做风控、把坏账率从40%降到35%,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更多的获客上、拉到一些机构的资金。”某反欺诈技术公司副总裁张元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现金贷们在这其中投入很高人力做事前的风控,已经没有真实意义了。大多数现金贷平台的风控都是在裸奔,零风控的不在少数,即使有风控也是在讲故事。” 今年3月,有媒体曾援引一家现金贷平台CEO的话称,“我们不关心风控,只要坏账率低于50%,我们就可以盈利。”该CEO称,行业普遍的坏账率在20%以上,但依然暴利。 据新华社报道,现金贷平台“钱站”APP的一款“先花钱”产品显示,一笔57天期的1000元借款,虽然利息只要1.05元,但还要收取信息认证费、风控服务费等总共96.95元,实际到账金额仅为903.05元。这样算下来,综合借贷年利率高达505%。 此外,“钱站”上一款“现金侠”的产品,逾期1天要收取滞纳金20元,也就是说一笔1000元的借款,只要逾期50天还款金额就要翻倍。 除了暴利的驱使,还有赌徒的侥幸心理。 “没有任何一家现金贷平台不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没有一家会相信这个风险最终落在自己头上,每家平台都在击鼓传花。所有人在做任何事时,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这行儿的利润非常大。很多人会想,只要在这行里干一段时间,自己的利润就出来了,哪怕后面‘盘子’砸了,但前面本儿已经赚回来了,后面就算有损失,也是净利润而已。”张元说。 在张元看来,“零风控”存在的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赌红眼的赌徒,现在还运气特别好,每次都能赢到一万块,那他就不会在乎每次拿出一百元给人当小费。如果每天只能赢20、30元,他一定会把账算仔细点,把各种漏洞堵得严一些。” 国内某大数据公司战略合作与合规总监陈威则并不完全赞同“零风控”的看法,现金贷也并非完全没有风控,“比如通过短信内容确定你的额度和逾期情况,只是我们借款端感觉是没有风控的,另外,按照他们现在的投入产出比,风控更多体现为电话催收,所以变相成为了零风控。”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