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与速冻品消费或催生千亿冷链增量,顺丰冷运专项研究
截止2019 年底,新夏晖拥有位于 21 个核心城市的 38 座高效运行的冷链物流中心,以及上千条运输线路。 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公司竞争优势:全链条、强网络、多重业务协同。 附:华创证券分析师从业务环节、网络覆盖、一体化解决方案角度,将公司与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前10 强进行了对比。 估值探讨 此前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对顺丰分部估值,对新业务参考一级市场以2 倍 PS 给予估值,如冷运业务,我们估值约 100 亿。 综合前述报告内容,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我国冷链市场中,生鲜电商与速冻食品两大业态会催生千亿冷链需求增量。 假设龙头企业在增量中占比10%,即可百亿收入,假设参考成熟期企业营业利润率,至少毛利 5 亿以上,净利 3 亿以上,若给予30 倍 PE,即价值 90-100 亿市值。 故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顺丰食品冷运业务是至少90-100 亿市值,相比较华创证券分析师此前对冷运业务整体(食品+医药)百亿的估值应予以提升。 风险提示 受限于中外消费习惯等差异,冷链市场实际发展增速与空间低于预期;经济大幅下滑导致消费下行。 冷链设备是冷链行业最具核心的部分,特定的冷链设备对应特定的冷链环节。 冷链行业由生产与加工、贮藏、运输与配送、销售终端几大主要环节构成,每个环节均需要配备相应的制冷设备和质量监控管理系统。 冷链设备的主要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是钢材、压缩机、型材玻璃、蒸发芯体、黑白料(异氰酸酯、组合聚醚)、电控系统等。主要原材料和零部件市场竞争充分,不存在供应短缺情形。 冷链设备下游主要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包括冰淇淋、乳制品、饮料、速冻食品、冷鲜食品、农产品、医药及生物制品等。 主要应用的终端实体店有超市、便利店、餐饮企业、生鲜电商企业等。 冷链基础设备结构性矛盾突出,冷链产业起步阶段持续时间长。行业内部呈现竞争环境散乱、标准不一、效率低等特征。 从冷链整体流通流程上,冷库结构性供需不足,人均冷库面积较低,冷藏车保有量空间巨大。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