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二十四年:即时战术游戏兴衰(上)
2003年,也就是《突袭2》发售的第二年,发行商CDV找到了另一个俄罗斯游戏开发商Nival Interactive,推出了《闪电战(Blitzkrieg)》系列。初代的《闪电战》几乎可以看作是突袭的翻版,从轴测视角,到艺术风格,再到UI和交互,不同点就是《闪电战1》的步兵控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但是《闪电战1》的装甲单位已经做到了全3D建模。 ![]() 真正使《闪电战》系列脱离《突袭》的仿制品称号的,是2005年发售的全3D续作《闪电战2》。相比晚两年发售的《突袭3》,《闪电战2》在3D化上显得更加成熟——画面上,《闪电战2》和《突袭3》半斤八两,但是《闪电战2》对步兵采用了小队控制的模式,简化了寻路系统。尽管在一些设定上,《闪电战2》没有老突袭那么硬核(比如战场还是小),但是总体上其调性要比后来的《突袭4》更严肃——每个单位都做了分部装甲的hitbox,士兵对战壕和掩体的反应也更真实。 ![]() ![]() 《闪电战3》和《突袭4》同样在2017年发售,也使用了Unity引擎,但是这个游戏的风评就没有前两作那么好,甚至也不如《突袭4》,一半的原因是这游戏要全程联网;而强调对抗的《闪电战3》必然在拟真性上和战场分为上有所缺失。 《闪电战》和Nival Interactive对RTT游戏类型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发了灵活性极高的Enigma Engine,基于这一引擎,不同的游戏工作室做出了《斯大林格勒》、《古巴导弹危机》和描述苏芬战争的《塔尔维索塔:冰封地狱》等游戏。 来源:机核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