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如何让你氪金的?谈谈“骗氪”的心理学技巧
小额付费的累积,会模糊用户对自己花费的认知。他们记不清楚自己花了多少钱,就可能超出自己当初设定的总花费预订。而如果一开始就逼用户氪了648,而用户总共只愿意花500块,记得这么清楚,后面再想让他付费就太难了。 假如用户最终不流失,想赚到更多的钱,就全看如何突破用户的这个最高付费防线。 而且付费额度小到一定程度,用户就会彻底卸下心理防线,不考虑具体得失。比如说,6元这个额度,我就能随便每天都花一次,就算买的都是些没啥用的玩意儿。这不就是点零钱吗?但是每天都花,最终积累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总得来讲,在考虑长期付费的时候,分次购买肯定会比一次性购买更容易套出用户的钱来。如果对自己游戏内容和留存有信心,就应该用这个模式。否则…… 确实也不能用。 但游戏做成这样还卖个啥呢? 直观 同样的两个奖励,10连抽奖劵和2700钻(等价10连抽),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哪个吸引力强呢? 虽然理性判断肯定是2700钻更好,毕竟除了抽卡还能做别的事情。但是一般人第一眼看过去,多半是10连劵更有吸引力。 在我们希望抽卡的时候,当10连劵图标印入眼帘的时候就能立即做出响应,但是砖石的话就需要先转换和计算,这个时间差就导致了区别。 在冲动消费的时候,这点区别就是有意义的。 而假如道具并不能直接购买,即使很容易获得,实际上价值远低于对照组的钻石。但只要出现的次数少,同样会让用户误认为它比钻石更有价值,毕竟钻石其实是个比较常见的奖励。 人很容易把物品的价值和“稀有程度”混淆在一起,这可能也和害怕失去机会的心态有关吧? 总之,实物奖励总是比货币奖励看上去更有吸引力。而对游戏开发者来讲,实物奖励也加可控。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一堆道具叠在一起,看上去还显得多呢。 说服理性 其实吧,大部分的付费行为都是非理性的。 尤其是我上面说的这些。 但人是有理性的,理性会阻止非理性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说服理性。即使,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欺骗。 保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抽奖这东西,就是个拼概率的非常不确定的事。虽然现在都公布了概率,但是好好去算的人没几个吧。 所以对那些玩家而言,他们抽奖时什么都没思考。可能是想着要某张卡,但完全没算过概率,也不知道预期几次能出,甚至也没有指望。这就是个纯粹的非理性行为,也就是——赌。 理性本身会阻止你干这种事。 所以我就权当抽卡是为了保底?至少保底是确定的吧?不管中不中总能累积保底次数,不中的卡也能兑点别的东西,不会什么都没。 这样,你的理性就被你糊弄了(明明你想要的根本不是保底),你的感受就变好了许多,赌的那根手指也容易按下去了。 保底绝不仅仅是平衡玩家运气好坏的手段,那种东西完全可以在概率上做手脚。 总之,明面上的保底是不能没有的,即使概率上的保底已经做了。而炉石抽出不要的卡可以分解重组,这也是一种保底。想想没有的话,体验上会有多大差别吧。 结语 虽然这回我说的都是些不太好的东西…… 但这些东西吧,也不是只能用在骗氪上。 如果把氪金替换成肝,也就是一些玩家不太愿意做的耗时游戏内容,也能给予他们更多“劳动”的动力。 不过……这样的游戏,即使不氪,也是满屑的…… 来源:知乎专栏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