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云计算狂野生长背后 这四个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发布时间:2017-09-05 22:19:41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虎嗅网
导读:企业怎么做品牌推广 七夕来了好推有礼! 2015年,云计算产值为1750亿美元,2016年为2092亿美元,据最新的预测,2017年云计算的产业总值可以达到2468亿美元。如果按照这样的势头去发展,2018年就能达到2900亿美元,而2019年就已经快达到3500亿美元了。 2015

  其实数字经济从未脱离传统商业,即使许多经济学家都在提出“数字经济要打破传统工商业”这个概念。那么只要是商业,就会涉及这样一个问题——税收。然而我却完全找不到数字经济所对应的税收模式。

  当然,这和监管是不可分家的。正因为没有监管,才不会产生合理的税收。云业务产生不了任何明显的交易证据,云供应商提供的是一套软件解决方案,这却和过去软件解决方案截然不同。以SDK、API接口这些软件开发解决方案为例,项目以工程规模、数量计费,交易过程简单明了。

  当前云业务的收费方式普遍有两种:包月/年和计时制。所谓的按量收费也是计时制的一种,按量制的计算方法为:使用时间 * 以业务划分的平均价格。平均价格为官方制定,全程没有任何国际或者国家部门参与,部分云供应商在制定平均时会采取阶梯制,如96小时为阶梯,客户使用96小时以内所需付费为96*原价,若使用100小时则为96 * 原价 + 4 * 阶梯折后价。

  为什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按量收费?原因很简单,云供应商也不清楚其计算资源成本到底是多少。他们制定平均价格的标准,全部是来自于云供应商内部协商。正是因为缺乏标准,供应商才有了这种”自由发挥“的空间。

  无法提供明确的计算资源成本,就无法产生明显的交易痕迹,最终影响了数字经济的税收。目前为止,云计算业务的税收比例主要围绕业务营收和设备维护等,但是云业务特殊就特殊在同一设备可以支持多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交易。这就使得,基于传统商业模式的税收无法合理的应用到云业务上,云供应商往往有着很高的利润。

  税收讲究的不是高低,而是公平。都是传统商业模式,凭什么云供应商就可以缴更少的钱?

  此外,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曾经提出过一个网红税收难题:一个在深圳用北京的直播平台进行直播的网红,那么他去上海跳舞赚的钱应该怎么缴税?

  同理,一个美国的云供应商,通过日本的服务器,给中国的企业服务,这题的难度已经超过了现在的理解。云供应商则将这种税收难题进一步放大。

  所以就得打破传统商业模式,那怎么打破?谁给支个招?事实上现阶段毫无办法可言,所以云市场规模扩大,也会有很大的可能酿成一个社会难题。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