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的本质也许不是陌生人社交?
二)建造美国的人对当下内容创业者的启示 我上周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做《谁建造了美国》,讲的是美国最早期的一些资本大鳄的发家故事,没想到看的过程中也让我联想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这个纪录片一开始讲,范德比尔特是个航运大王,他敏锐的发现了铁路的崛起趋势,于是敢于把所有的资产都逐渐转移到了铁路上,最终成了美国的铁路大王。 (结合后面的几个人,其实这部纪录片都讲了一件事,就是在转折期要敏锐的抓住机会,然后 all in。) 铁路大王在早期因为垄断了市场赚了大笔的财富,但很快这个市场就开始变得红海,最多的时候全美国有 300 家铁路公司。 这其实对应到现在,就是渠道过多,红海竞争。 范德比尔特也看到了一样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去寻找能够让他的火车永远满载的货物。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个货物就是煤油。(当时家家户户都需要煤油燃灯) 所以他就去找了一家公司去扶持,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就叫做洛克菲勒。 这其实对应到现在,就是渠道方寻找优质内容。 后来,洛克菲勒因为渠道的扶持,果然越做越大,彻底垄断了石油市场,他就开始反过来压制渠道,并且建立了自己的输油管道,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垄断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可见平台自制 IP 的重要性) 看到这里我就想,我们现在明显已经过了大平台大渠道起家的时代,现在不管是投资消费品、还是 IP,其实都是在内容上做文章。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最终可能像标准石油公司一样,反客为主,借助渠道起家,最终超越渠道呢? 洛克菲勒缔造的标准石油公司是靠垄断刚需产品做到的,这个在当时的特定历史下可行,在现在几乎不可能。 那现代商业社会有什么类似的例子呢?远了看,迪士尼起家以后收购了 ABC 电视公司其实算是一个例子;近了看,罗辑思维从公号起家后做了得到,自身成为了成功的渠道也是一个例子。 所以,和用户产生强绑定,塑造 IP 无疑是最好的可能性。 IP 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故事型,一种是形象型。故事型比如漫威系列或盗墓笔记等大家都关注的很多,形象型比如同道大叔或十二栋等大家目前反而关注的比较少,在这个赛道里会不会出现中国的 Hello Kitty ? 同样拭目以待。 三)最好的 VC 是如何炼成的?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 VC? 我觉得上图是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回答。 天分 + 运气 - 资本 = 白白浪费 天分 + 资本 - 运气 = 未达到应有的发挥 运气 + 资本 - 天分 = 狗屎运 天分 + 运气 + 资本 = 最优秀的投资人 四)VC 的中年危机招聘术 这个段子让人觉得又无奈又好笑又很真实。
五)中国有嘻哈背后的两条线索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还没看过「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这期42 章经 WEEKLY 推送的视频希望能给你一个机会感受一小段。 嘻哈这个节目的魅力在于,每一段嘻哈的时间都可以短至一分钟以内,而且每个参赛者和其表演的内容都很真实,也更容易引人共情。 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制造最大的信息密度、从而带来最大的心理收获,谁就能赢得用户。 这也就引向了我想讲的,中国有嘻哈背后的两条线索。 我认为所有的成功事物,都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也就是不断地脉冲波一样的对用户产生冲击,还有一条是暗线,也就是如细水流长一般的给用户长期的引导。 在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里,这条明线就是一段段的 Rap,不断地给人高密度的冲击,而暗线就是选手晋级的进展。 如果只有明线,会因为高密度的频度相同的刺激,让用户产生厌倦。如果只有暗线,会因为过少的刺激,让用户产生倦怠。两个都是倦,却又不同。 这种双线索的模式其实处处可见,小说里就很常见,美剧里也是,往往一季美剧,每集都会有戏剧冲突,但一季下来你会发现主剧情进展可能非常缓慢。 甚至,这种双线索在王者荣耀里也有,而且王者荣耀还把双线索叠加了。 每推一个塔就是一条脉冲刺激,每打一局也是,而暗线就是排位和升级。 所以,所有的产品都要努力追求高密度和频次的对用户的刺激,也要追求长期暗线对用户的吸引。 这两者叠加才能成为一款成功的产品。 输出:曲凯 肉盾:季文仪,刘思筱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