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Uber全球大撤退!一场围剿与反围剿的生死战
2、Gett——欧洲小鲜肉。 2017 年 5 月,大众集团宣布向欧洲打车应用Gett投资 3 亿美元,从而让这个起家于以色列的Uber挑战者走到了公众台前。 2009 年夏天,以色列人Shahar Waiser在加州帕罗奥图准备打车去机场,但是在烈日下苦等 30 分钟后,他却仍没有拦到一辆车。 Shahar Waiser一怒之下想到了做网约车软件的想法。随后,他拉上自己的朋友Roi More一起创办了Gett,并于 2011 年夏天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推出了Gett的测试版。同年 8 月,Gett进入英国市场。第二年又杀入了莫斯科和美国。 2012 年和 2014 年,Gett先后获得 3000 万美元和 2500 万美元融资。随后就是大众集团的 3 亿美元融资。 (Gett的车辆) 目前,Gett在英国、美国、莫斯科和以色列四个国家超过 100 座城市运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其在美国只进入了纽约市,大部分市场都在其他三个国家。 3、Ola——印度猛虎。 看完了Gett的介绍,你也许会觉得这家公司的融资太少了,算不上什么大玩家,但是拥有 10 亿人口的印度市场,却催生出了一家更加凶狠的网约车公司Ola。 今年 6 月份,Ola宣布获得来自Tekne Capital的 5000 万美元融资。而在 5 个月前的 1 月份,其还获得了软银的3. 3 亿美元投资。茄汁目前,该公司已经获得了超过 10 轮融资,总计约 19 亿美元。除了软银之外,其投资方还包括DST、老虎基金、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 2015 年,滴滴也参投了其 5 亿美元的F轮融资。 Ola成立于 2010 年 12 月,官网数据显示,其目前已经在印度超过 100 座城市运营,平台拥有超过 60 万辆汽车与 65 万名司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在印度市场非常接地气。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很多城市还存大量三蹦子甚至畜力车等交通工具。因此,Ola除了常见的打汽车业务外,还推出了打三蹦子业务——真是不服不行。 (Ola的三蹦子) 据印度媒体报道,Ola在印度网约车市场上超过Uber占据了优势地位。 4、Grab——东南亚野狼。 看完Ola的打三蹦子业务后,你可能会觉得这家公司真是666,但是别急,亚洲地区还有更 6 的网约车公司Grab。 同样是出于糟糕的打车经历,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Anthony Tan在 2011 年的时候想出了开发一个打车APP的想法。 2012 年,他拉上自己的另外两个兄弟,放弃了接班自家的生意,于 2012 年在马来西亚创办了Grab。 上线之后,Grab迅速从马拉西亚扩张到了地理位置临近且风俗习惯相似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目前,Grab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缅甸 7 个东南亚国家运营,共计覆盖了 65 座城市。 与此同时,由于成长速度较快,且整个东南亚地区拥有 6 亿人口市场巨大,Grab也迅速获得了资本的支持。 自 2014 年起,Grab累计获得了超过 10 轮融资,总计超过约 19 亿美元,其投资方包括软银、滴滴、去哪儿、GGV、高瓴、老虎基金、Coatue等知名机构。自今年 6 月起,彭博社等外媒又报道称软银、滴滴等公司正在计划向Grab注入新一轮约 20 亿美元融资。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