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取关率大调查:你的公众号取关率正常吗?如何减少取关?
有人无所谓有人忧,取关的坑要怎么填? 采访中,我们还与这些运营者聊到对取关的看法。有人觉得无所谓,也有人为此头疼发愁。 自媒体人三表就认为:“取关不是重点,取关就取关呗,关键是激活现有的。”在今天傍晚的推送中,三表也提到了这次调查,认为公众号数据不容乐观的锅还是得微信自己背。 感谢三表哥为新榜今晚的头条预热!然而我偏不得出这个结论… 还有一些自媒体人也认为取关很正常,不如平常心对待,有关注就有取消关注,与其为洒了的牛奶哭泣,不如时刻为增粉而奋斗,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忘初心,方得死忠。
不过,为此发愁的也绝不在少数(不排除在采访中表示乐观的盆友),并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有自媒体人认为,取关本身再正常不过,但一段时间内出现持续取关,可能就是出了问题。 在这些自媒体人分享的应对策略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某两个公众号定期对现有用户的“取关调研”,以下为其中一个公众号分享的调查结果: 这个公众号通过询问现有用户会在什么情况下取关(比如长期不更新、广告太多、内容太杂等等),来试探用户的口味,有针对性地改进运营方法。 不久前,“三节课”的推文《「沉默的用户」和「流失的用户」,比「活跃的用户」更值得研究吗?》,也探讨到类似的话题。文中,有网友认为,只有关注用户沉默和流失的原因,才能及时作出应对或调整;即便认为活跃的用户更有研究价值的网友,也指出研究沉默和流失的用户可以让整个产品的生态更加完整。 此外还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多与用户互动有关。比如一个读书公众号,通过建立签到系统,鼓励用户签到打卡,并为连续签到的用户提供奖励,以增强他们的平台依赖度。 再比如一些公众号跟用户聊自己的个人生活、倒霉日常,在粉丝群做话题互动,或推出一些日常福利,尽量多地回复用户留言,尤其是“积极回复负面评论”。 受限于公众号各自的能力和资源,这些策略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比如某企业公众号因为做“清洁能源发电”,没有太多福利用于互动,“只能送送祝福了”。 最后,说了这么多,希望这篇文章不会让我的自媒体朋友们平添一项取关率KPI。如有雷同,我也不是故意的……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