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frame是用来在网页中插入第三方页面,早期的页面使用iframe主要是用于导航栏这种很多页面都相同的部分,这样在切换页面的时候避免重复下载。
1、便于修改,模拟分离,像一些信息管理系统会用到。
2、但现在基本不推荐使用。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不推荐使用。
1、iframe的创建比一般的DOM元素慢了1-2个数量级
2、iframe标签会阻塞页面的的加载,如果页面的onload事件不能及时触发,会让用户觉得网页加载很慢,用户体验不好,在Safari和Chrome中可以通过js动态设置iframe的src属性来避免阻塞。
3、iframe对于SEO不友好,替换方案一般就是动态语言的Incude机制和ajax动态填充内容等。
- 1、box-sizing:用来指定模型的大小的计算方式。主要分为border-box(从边框固定盒子大小)、content-box(从内容固定盒子大小)两种计算方式。
- 2、transition:当前元素只要有"属性"发生变化时,可以平滑的进行过渡。通过transition-propety设置过渡属性;transition-duration设置过渡时间;transition-timing-function设置过渡速度;transition-delay设置过渡延时。
- 3、translate:通过移动改变元素的位置;有x,y,z三个属性
HTML结构:
CSS:
.wrapper{position:relative;}
.content{
background-color:#6699FF;
width:200px;
height:200px;
position: absolute; //父元素需要相对定位
top: 50%;
left: 50%;
margin-top:-100px ; //二分之一的height,width
margin-left: -100px;
}
方法二
.content{
position:absolute;
left:50%;
top:50%;
width:200px;
height:200px;
background:red;
-webkit-transform:translate(-50%,-50%);
-moz-transform:translate(-50%,-50%);
-o-transform:translate(-50%,-50%);
-ms-transform:translate(-50%,-50%);
transform:translate(-50%,-50%);
}
- block 块类型。默认宽度为父元素宽度,可设置宽高,换行显示。
- none 缺省值。像行内元素类型一样显示。
- inline 行内元素类型。默认宽度为内容宽度,不可设置宽高,同行显示。
- inline-block 默认宽度为内容宽度,可以设置宽高,同行显示。
- list-item 像块类型元素一样显示,并添加样式列表标记。
- table 此元素会作为块级表格来显示。
- inherit 规定应该从父元素继承display属性的值。
- 块级元素:div,p,h1,form,ul,li
- 行内元素:span,a,label,input,img,strong,em;
- css盒模型:内容,border,padding;
- 标签选择符;类选择符;id选择符
- id>class>标签选择
- important优先级高
- 使用带clear属性的空标签;
- 使用css的overflow属性;
- 使用css的:after伪元素;
-
同时为了兼容 IE6,7 同样需要配合zoom使用
.clear:after{content:'';display:block;clear:both;height:0;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clear{zoom:1;}
- 使用邻接元素处理;
- 父级设置成inline-block;
- br清浮动
- 以浮制浮(父级同时浮动)
- 给浮动元素父级设置高度
- 给父元素添加overflow:hidden 清除浮动方法;
-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