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毒免疫,医学病毒学专家侯云德提出四大策略
2007年在密克罗尼西亚雅浦群岛首次发现Zika病毒并爆发疫情,由东南亚输入,首次发现在亚非大陆以外传播。2013年法属波里尼西亚报告爆发疫情,2015年巴西发现首例输入,目前非洲、美洲、亚洲、太平洋地区都有Zika移情爆发。临床表现我就不详细讲了。Zika病毒的结构因为它属于黄病毒,下图是黄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详细情况不说了。 它的宿主和媒介,宿主尚未完全明确,但是非人灵长类可以感染Zika病毒,媒介是伊蚊,埃及伊蚊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可以用C6/36、BHB21细胞分离出来。临床症状就不在这儿讲了,Zika病毒潜伏期尚不清楚,可能是几天,只有20%人会有轻微的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低烧、斑丘疹、关节疼痛、结膜炎,其他的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就是症状比较温和。 目前世界的形势,世界卫生组织1月28号发布,Zika病毒在美洲有爆炸式的传播,美洲感染300-400万人,哥伦比亚感染Zika超过3万人,是目前Zika病毒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政府称有5000名孕妇被病毒感染。三年前1月份的报告到2月26日,Zika蔓延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巴西卫生部长讲,有4180例疑似病例中确认了270例小头畸形,得病以后头变成小头了。巴西卫生部长证明了270例小头畸形神经系统Zika感染有关系,是从4180例病例中检出来的。 国内首次输入病例是广东省东莞是某公司工作人员,出现以后证明是输入性病毒。 Zika病毒的预防,它的传播主要是埃及伊蚊,我们国家风险预测有这个蚊子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红色的地方都是(PPT)。 鉴别诊断我就不详细讲了,因为它是黄病毒科的一个成员,登革热也是黄病毒科的,它和登革热也很相近,所以要排除要诊断是不是登革热。这是鉴别诊断登革热的一些皮疹、出血都有不同。这是基孔肯雅热,和Zika很相近,1952年在坦桑尼亚发现,后来在它的岛屿中间一直存在,印度也有。我们广东省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生聚集性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现91例疑似病例,所谓疑似病例,没有病毒分离的报告。 鉴别诊断里面西尼罗热和它相近,所以要排斥这个诊断。传播体、临床表现不是太一样。还有黄热病,尽管都是黄热病的科,也要加以排除。黄人并也是比较重要的。这是讲了Zika病毒是黄病毒科,与登革热、黄热病等等病毒有非常相近的地方。 美国FDA批准了500个固药,4种固药法,通过以后已经有500多个,这个药非常罕见,1/3都是非常罕见的病毒。 所以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是4个方面,信息医学非常重要的,转化医学、循症医学和5P医学。 预防和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基本策略是基于上面讲的四个方面,特别是5P医学和医学的信息化。基于病毒在细胞内才能繁殖,细胞免疫特别重要,与癌症相似,所以治疗癌症的药物也可以考虑治疗病毒感染。 传染病的流行有三个基本环节,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加敏感人群,依然是预防和控制病毒性传染的基本策略。在此,预防急性病毒病就显得特别重要,看来病毒疫苗的研制应当优先考虑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早期,如果R0小于1.6时候,医学隔离应当是有效的。R0有一个公式计算,小于1.6隔离有效。2009年H1N1流行的时候充分证明这一点,R0低于1.6的时候要隔离,我们的隔离不是把他关起来,在家里待着不要出去就行了。 所以概括起来四点特别重要。 第一要控制急性病毒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第二,长期使用药物,肯定会出现抗药性,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不能忽视这一点。 第三,对慢性病毒来讲,一定要清除受感染的细胞,因此免疫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
第四,对某些病毒病的重症病例来说,治疗由于先天性免疫的过度反应,治疗细胞因子潮是必要的。 最后我要谈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病毒学,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是我们研究病毒学的目的是什么? 1845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提纲,回答这个问题“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就不仅仅是认识一个病,而你要控制这个病,一直到今天,这个名言的实践意义仍然十分重要。我学习病毒学快60年了,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改造世界,控制病毒病,要保证我们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造福于人类。 谢谢大家! ![]()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