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给服务机器人行业“洗牌”
到了2020年,从一月到三月,机器人行业的融资事件共有8起。3月,擎朗机器人获得2亿人民币,梅卡曼德获得1亿人民币。 ![]() 在企业融资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服务机器人市场却呈现高涨态势。《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机器人全球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服务机器人迎来发展黄金时代。其中,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94.1亿美元,且服务型机器人的规模为94.6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服务机器人在疫情中的表现获得了市场认可,市场需求不断涌现。 如在餐厅和写字楼等场景,曾经在医院穿梭的医疗机器人开始转战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以优地科技为例,优地科技自主研发的“优小弟三代”于近日正式落地星河WORLD园区,目前可为两千人提供“无接触安全送餐”服务,努力打通“无接触配送”最后一公里,解决企业复工用餐难的问题,同时降低集中用餐存在的交叉感染风险。 在物流场景,无人物流车有望实现商业落地。疫情期间,物流订单在“隔离政策”的催化下,更是加速增长。根据苏宁发布的防疫消费大数据显示,闭门不出一周后,苏宁小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19.6%,其中“线上下单,到店自提”的苏宁菜场订单量更是暴增超650%。 据了解,苏宁、德邦、顺丰、中通、美团、饿了么等零售和物流巨头也先后加码无人配送。这些公司的无人物流更多地在试商用阶段,疫情的出现,加快了无人物流的商用进程。 突发的疫情加速了服务机器人行业规模化落地的进程,与此同时,疫情对企业的经营也带来了巨大考验。目前,国内实现复工的机器人企业大概有九成,产能恢复在60%~70%左右。但是,服务机器人企业仍要面对人员不足、资金紧张、材料供应短缺等难题。 疫情的推动下,服务机器人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那些资金充足、落地能力强的企业才有望抓住机遇,熬过这场危机。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