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上多了四个吃货Emoji,可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
第一次拿给万国码组织进行演示的稿件,注意和最终稿件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筷子的摆放方式和颜色 2015 年 8 月,陆怡颖带着修改好的稿件,造访了圣何塞的 IBM 总部。在大楼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万国码组织的季度会正在召开。 正是在这里,陆怡颖第一次亲眼见到那些几十年来决定着计算机如何编译和显示文字,也掌管着 Emoji 生杀大权的人们。投票成员大部分都是白人大叔和老爷爷,只有一位女性(来自华为)。 “现场一位 Facebook 来的非投票成员,带了他的女朋友,说这次是专程来见我的,让我特别开心,也受宠若惊。”陆怡颖说,她想通过饺子、筷子、幸运饼干和中餐便当盒让 Emoji 大家庭“多元化”,而在这次会议上认识的人,也让她加深了对 Emoji、对万国码组织更多元化的信心。 中华美食,更是世界美食 有趣的是,在 IBM 的那次会议上,一位投票成员把陆怡颖的初稿发到了 Twitter 上,立刻引发了全球讨论。 一位曾在台湾工作的网友回复,初稿中交叉起来的筷子“不太吉利”,对于长辈可能会有所冒犯。陆怡颖立刻做出了修改,并发到了 Twitter 上。 最后,这四款 Emoji 终于确定了各自的模样:
陆怡颖说的有道理,没准仙贝和中国南北的煎饼,几百年前是同门师兄弟也说不定。 在这方面,饺子可能是最好的例子。在意大利有 Ravioli,在韩国有?? (Mandoo),在日本有ぎょうざ (Gyoza),在尼泊尔有?? (Momo)。 统计下来,在全世界可能有十多种名字不尽相同,但都和我们熟悉的饺子形态相似的食物。中餐便当盒的故事也很适合用来讲这个道理。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