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上市「前夜」,回到起点看王兴
实际上,一家垄断的头部企业利润越丰厚,组织的危机感、机体功能就越有退化的风险,这是一个近乎客观规律的东西,历史上伟大公司能做的也只是尽量与这个「摩擦力」对抗而已。用不断拓展边界来延迟幸福感,在战斗中保持效率和兴奋,对新兴公司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小米和美团有相似之处。小米也是看到自己所处的产业格局要突破,就必须在用户获取效率上击穿传统商业的瓶颈。无论是「价格公道,感动人心」的产品带来的信任,还是「参与感」带来的品牌能量,这都是一种追求效率的实现方式,然后才有生态链模式不断拓展着手机之外的边界,以及互联网模式的更大价值空间。对它们来说,只有用「无限游戏」的思维,才能破局,才能绕过「低效垄断」的危险区。 这两家都成立于 2010 年的公司的共性是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并且创始人的独立思维能力都非常强悍,这才能形成有别于传统「终局」思维的「新公司」,而它们在商业思维上的突破,都源于追求底层效率的提升。 其实更典型的例子是王兴最推崇的亚马逊,20 年前谁能想到贝索斯的商业帝国是今天的模样?它从一个卖书的网站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线上零售企业,延展出了 AWS 这样的云服务巨头,如今 AI 技术还在助力其边界的不断扩展。贝索斯曾经被所有人不认同,但他坚持亏损 20 年也不放弃以效率扩展边界的进程,今天当市场看懂了亚马逊的力量,并给予它 200 倍的估值时,当年那些市场上被追捧的「有限游戏」玩家早已物是人非。 很多数时候我们习惯只用一种「唯一正确的商业逻辑」去做推演,但我们要看到,无论是亚马逊的伟大成功,还是小米和美团的崛起,正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无聊和循规蹈矩。在这一点上,那些坚信技术力量和商业本质的新生代企业,是重要的启示。 从它们身上你会发现,用坚定的科技信仰和自由市场价值观去看待世界,眼光就会开阔很多,你就会看到平凡人看不到也驾驭不了的机会。 Part.5 接受「边走边想」的宿命最后,我们再回到王兴这个人身上,回到他更年轻的时候建立世界观的一个瞬间。 王兴在极客公园的第一次访谈里讲到一个故事。1997 年,他从福建龙岩一中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有一个例行的迎新节目,新生可以问学长一个问题,无论问什么,学长都必须认真回答。 当时其他人都是问食堂饭菜怎么样、学长的情感生活如何,轮到王兴时,他一脸严肃地问:「你们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话一出口,全场尴尬,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比王兴早两年入学清华的王兴姐姐,那意思是「这小孩儿这么奇怪还是你来对付吧」。王兴姐姐认真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个问题你要边走边想。」 王兴跟我说,他其实对这个回答还是挺认同的。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判断王兴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当他希望美团点评这个组织「以科学和技术去追求真理」(探索规律、提升效率),而且他能坦然接受边走边想的人生宿命并乐在其中,那么他真的很适合去驾驭这样一个「无限游戏」。 「判断一个人的将来是很不靠谱的,你不能看他(怎么)描述将来,你只能看他的过去,人是连续的,他不会突然变化的。」这句话是王兴在八年前我安排的那次采访时说的,也是这句话让我下决心把他这样一个当时的非主流创业者,作为那一期的杂志封面报道,而标题就叫《王兴这个人》。 「这个创办了校内网、饭否和美团的年轻人,和上一个年代近乎完人的企业家们非常不同……但这个时代,给他一个舞台,或许他就能改变世界。」 王兴用 8 年时间印证了我们这篇封面报道的引言,后面的故事,还是留给他自己书写吧。 作者个人认知必然有限,观点会存在片面性,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希望大家用独立思维进行独立的判断。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