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 12 亿瓶,干翻茅台!中国最土酒王,凭啥翻身?
其实,2000 年以前,在北京城区,红星就等于二锅头,而牛栏山二锅头只能在北京郊县和河北寻求市场。 之后牛栏山又是如何逆袭的呢? 1、差异化、高性价比、大单品 白酒是按照香型划分的,主要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兼香型,传统的二锅头走的是清香型路线。 牛栏山的新品的开发,推出了一个试验性产品,竟然打破了清香型传统,做了一款低浓度的浓香型白酒,就是 " 白牛二 ",其实叫做 " 牛栏山陈酿 ",虽然瓶身上没有 " 二锅头 " 三个字,但是却成为牛栏山二锅头的代表作,白牛二成了一款爆品,至今仍然畅销。 一方面,白牛二零售价格够低,一瓶 14 元到 15 元左右。另一方面,白牛二的口感很受欢迎,基本上老少通吃。在 2013 年的时候,白牛二的销量已经达到 2000 万箱。 除了白牛二,牛栏山还做了不少迎合酒民的产品设计,比如这种 2 升装的塑料桶酒,看着很廉价,但对于很多酒民来说真的很实惠。
2、霸占餐馆、超市,深耕渠道和品牌 在品牌和渠道建设方面,牛栏山下足了力气。因为在品牌力方面,当初的红星可是很有地位的,不光覆盖北京城区,在全国市场也有很强的品牌认知度,而牛栏山还谈不上品牌力。 所以,品牌被放在了第一位,只打造 " 牛栏山 " 一个品牌。于是就有了红星二锅头说自己是 " 二锅头的宗师 ",而牛栏山打出 " 正宗二锅头,地道北京味 " 的局面。
先是进攻餐饮领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饭馆,除了那种高档餐厅,都能看到白牛二摆在酒架上,很显眼。从 2000 年到 2005 年,牛栏山攻下了北京城区 300 多家大大小小的餐馆,又过 3 年,超过 4000 家。 就像演员王刚在白牛二广告中说的,哪都有陈酿,哪都见陈酿。
在 2008 年,牛栏山的销售额从 2000 年的 1 亿多元突破了 10 亿大关。 到 2018 年,牛栏山覆盖的市场中,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省级(包括直辖市)市场已有 22 个。 3 瓶颈将至,坐稳酒王宝座不容易 牛栏山的品牌知名度够高,但和茅台、五粮液并不是一回事,茅台和五粮液属于高端名酒,牛栏山则属于大众品牌,是 " 民酒 "。 但是想坐稳 " 民酒 " 酒王的宝座,挑战很大,牛栏山似乎已经接近其增长高点,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会十分有限。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牛栏山已经开始增销不增利。 虽然销售额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速已经明显下滑。2019 年上半年卖了 67 亿元,全年破百亿已成定局。但相比 2018 年同期,仅增长 15.31%,而 2018 年上半年牛栏山的销售额年比增长了 62.29%。 利润率下滑更明显,从 2016 年到 2018 年,牛栏山的毛利率分别是 62.59%、54.86%、和 49.63%,已经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毛利率 76.86%。 牛栏山正在面临增长困境: 1、市场集中度低 在低端白酒市场,最大特点就是因为工艺上相对简单,市场集中度低,各种地方品牌瓜分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情况下,牛栏山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基本实现泛全国化,实属不易。 但也正因如此,牛栏山的增长空间本身就很有限,并且光瓶酒市场的竞争也开始多样化起来,随时可能杀出新的品牌,并迅速靠营销走红,比如近些年卖得很火的江小白。 竞争异常激烈。 2、品牌增长点不足 牛栏山的逆袭依靠的是在低端市场的发力,受限于品牌定位和品类属性,一旦触顶,中高端市场又打不开局面,等待牛栏山的将是一场灾难。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