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般的五年 ——玛丽 · 米克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述评
1全球趋势 也许因为是常规内容,这部分大概反倒是整个报告最薄弱的地方。全球网民数量 34 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46%(最新CNNIC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7 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用户依然稳定增长。 用户的整体基数接近或者达到自然人口的一半,这意味着什么?这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上意味着什么?恐怕还需要学者深入研究。 我认为至少有一点值得关注:传统自然人口数据,人口统计学数据,是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形态、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依据。换句话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的基本假设,是建构在自然人口结构与增长的基础数据之上的。现在网民人口来了。怎么看待网民人口?网民人口的网龄、网智、网情(借用年龄、智商、情商的说法)有怎样的特征?网民的经济社会属性,群聚属性,分散化、部落化倾向,网民情感投射在自然空间中的对应,虚拟空间网民的行为,网民的网络生长机制等等,这些内容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否则的话,网民数据就仅仅是自然人口的简单类比。 报告还给出智能手机增长放缓的观察,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但与网民数据一样,这种将智能装置,仅仅视为某种硬件“盒子”,仅仅从发货量、销售量数据,是看不出太多“信息”的。智能手机增长放缓,就好比彩电增长放缓,甚至萎缩,都不会令人惊讶。重要的,是这个智能装置,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存在形态,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 报告的第一部分,恐怕是最难的。我想,什么时候报告的第一部分,充分显示出“互联网思想”的那个范儿,说明玛丽米克这个品牌,真的与时俱进了。 2在线广告与电商 报告的第二、三、四,这三部分内容,可谓中规中矩,是互联网观察 20 多年,几乎可说雷打不动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涉及电商和在线广告,作者主要提出的是广告价值度量问题(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作者认为,目前衡量广告ROI的指标、说法面临挑战:关键是两点,一个是长期来看消费者并不喜欢“推荐”;另一个是消费者日益担心隐私数据泄漏,用我自己的话说,消费者本质上不喜欢“被收割”。 随即,报告者还是通过一些案例,提出一些创新的广告模式,包括图像识别、图像搜索、自然语音交互、定向店铺、精准营销。 有一个观点:作者认为“广告/内容/产品/交易”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模糊不清。这个观察很到位。的确如此。 但是,我要点评这样三点: 请输入标题 bcdef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