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数据可视化设计师如何建立灵感库?
2. 利用作品标签聚合同一主题作品,并集中浏览我们知道,像站酷、UI中国等平台,用户上传作品时,都需要给作品添加一些标签,这些标签的作用就是帮助网站做人工的作品分类,我们点击某一标签就能看到使用了同一标签的所有作品,可以说标签是比搜索关键词高效的内容检索手段。 每一个作品下,都显示了作者上传作品时填写的标签,通过点击这些标签我们将搜索结果引入到了另一个更纯粹有效的内容领域。 更有趣的是,标签同样支持项目、情绪版这两个层面的进一步分类,同时也支持之前介绍过得分类筛选功能。也就是说,在最开始搜索时找准一个关键词,之后通过情绪板、作品标签等方式就能关联起来海量的内容。 3. 按图索骥:Ta推荐的作品通过前两步,我们已找到了一些比较不错的作品,而优秀作品的背后当然是优秀的设计师或团队。所以点进作者的主页看,一般都会有惊喜的。 除了能看到作者自己的作品外,我想说的是另一个标签“好评”,好评这个标签其实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和职业方向,如果作者本人在领域内已经足够专业,那么能被Ta欣赏和点赞的作品大概率也不会差。所以好评这个按钮,是借助行业大咖的手帮我们做了一次作品的筛选和收集,点这个标签进去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让你失望的,一般都惊喜满满。 4. Ta关注的设计师:顺藤摸瓜,串一个行业的咖在今天,每个设计师离自己领域里最顶尖的大咖,只隔着3.75个人,通过点击作者的“正在关注”,你可以看到设计师本人还关注了行业里的哪些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操作3到4次,你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在这个略显复杂的网络中被不同的大咖同时关注,那么Ta就是这个行业里比较顶尖的人才了。 在“正在关注”下面会显示作者所在团队,因为好多项目其实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大都是好几个设计师协作的结果。所以如果你找到的这个设计师作品足够牛逼,那说明他的团队也是很不错的,顺便关注一波就好。 当你习惯这样摸瓜,一段时间后这个行业里几乎顶级的大咖就都在你的关注列表里了,做到这一步后你就会有一个新的收获,这点我们后面再聊。 五、搜索结果的整理与优化利用前面的搜索方式,我们已经找到了不少较为满意的作品,接下来我们需要再对这些作品做简单的筛选整理,把真正符合我们需求的作品整理出来。 我习惯用网站自带的收藏功能及部分精品资源本地收藏的方式来整理自己的灵感库。网站的情绪板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各个终端通用的网盘。behance提供了两个收藏作品的功能:点赞与保存到情绪版。站酷跟ui中国也有同样的功能。 点赞的作品,会统一收集到个人主页“点赞”标签下,所有作品按时间排列,比较乱,所以推荐把喜欢的作品收集到情绪板。建立情绪板可以按类别将作品整理到不同画板,由于情绪板是可以分享和被搜索的,所以使用情绪板整理灵感,不仅方便了自己,也益于同行。 目前来看,情绪板在behance这个产品中已经跟花瓣中的画板非常像了,不仅可以采集一个完整的作品到情绪板,也可以采集作品中某个单独的图片或视频到情绪板,这样的灵活性跟花瓣完全一致,且behance将情绪板被放到了用户非常容易触达的位置,所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类情绪板会越来越丰富,这个功能也会更有价值。 六、资源的自我更新与迭代1. 资源的自我更新经常玩抖音的小伙伴都知道,抖音会根据你的点赞、浏览等行为,为你推荐符合个人口味的视频,而这样的推荐功能在behance也有,behance会根据你点赞收藏的作品、你关注的人,给你推荐相应作品,并且推荐作品是直接显示在首页的。 每次打开behance,你都会在网站最直观的位置看到behance为你推荐的内容,这里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你关注的设计师的作品更新,另一部分基于已经关注的作者推荐相似的作品给你,就我个人使用体验来讲,推荐还是相当准确的。 behance的推荐功能是资源自我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你关注的同一领域作者越多,收藏的作品越多,它的推荐就越准确,这样就节省了一些资源搜索的时间成本。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俄罗斯自研8核CPU首测:相当于11年前的AMD羿龙II
- 阿里巴巴首席安全专家杜跃进:大数据发展要满足老百姓的“安
- [图]LV总裁超越贝索斯跻身全球首富:规模和微软相比还很小
- “口袋君”准备好了吗?微软Xbox Series X购买页面正式上线
- [图]WWDC 2020开幕前夕苹果改版App Store Connect 优化移动
- Apple Insider带来苹果Pro Display XDR显示器的体验报告
- 鲁大师CPU排行:AMD史无前例垄断前六、份额升至21.12%
- 2020 UX/UI 设计的5个趋势
-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瓶可年产80亿支 生产无瓶颈
- 台湾5G频谱竞标继续涨价 几大运营商忍痛掏百亿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