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创始人周航加盟顺为资本,创业七年,他的失败与伟大
冯全林办公室挂着一副显眼的“悍将”题字,墙壁上的巨幅壁画则是一匹凶狠的狼,一把 5 公斤重的铜斧横亘在房间中央,冯解释,斧子是为了劈开世间的邪恶力量。他的抽屉还放着一瓶爱马仕男士香水,周航送他的,放了很久,也没开封,“一个男人送我一个香水让我提升品位?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我的心都在工作上面。但是如果我也追求品位,我也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我就废了。” 与冯的办公室相隔不远的周航的办公室面积虽然更大,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物品不多,他更愿意向访客介绍自己正在读的艺术和历史学方面的书籍。 张华回忆刚加入易到时,第一印象是“小而美”,易到的女员工普遍穿职业装,细高跟鞋、妆容精致。公司的洗手间常年摆放一次性牙刷、漱口水、梳子。据内部人士解释,周航比较在乎员工日常的仪容外貌。 冯全林曾劝周航扩充人手,“滴滴快 1 万人了,如果我们和人家打仗,什么都比不过啊。”但周航说,自己更喜欢公司很轻很小,“人太多,乌泱泱的我没有安全感。” 冯全林认为,这其实是周航对这部分业务没有感觉,他比较在意产品、技术、“认为那些东西就是所谓工匠精神。” 但是即便如此,易到仍然在不断扩大,这无疑和周航小而美的理念背道而驰,“我不喜欢,我也会闭嘴。”周航选择接受变化。 不过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彭钢对比过周航和滴滴的程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我很确定程维是一个我不喜欢的人。”但周航,彭的态度是“并不排斥”,即便他们只限于工作交流,并没有私交。 一连串地看不懂 易到总裁彭钢把目前网约车市场比成足球比赛,周航可能是足球运动的开创者,不过以前踢的是地区级联赛。“现在叫车市场的规模和挑战难度是世界杯级别的了,他也必须要重新自我调整。这时候比得就是你蜕变的能力。” 在中国网约车市场,周航是名副其实的“起早者”。在他看来,很多人是通过易到才知道“专车服务”。“ 2014 年前,整个中国叫车领域都是我们的,其他人都是跟在我们后面才做起来的。”周航曾说。 创办易到之前,周航很早实现了财务自由。他和哥哥创办音响公司,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时,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乡镇企业家,大家每天吃喝玩乐,“但是我完全不喜欢,我也融入不进去。”周航心存更大的野心,他希望做一件能影响千万人生活的大事。 6 年前,他在上海虹桥机场排队打车,这个故事被周航讲述过多次:他等了很久,打不到出租车。由此开始思考:中高收入阶层是否有能力负担起更方便快捷的专车服务,而不是花时间排队等出租车? 基于这个美好的梦想, 2010 年 5 月,周航创办易到,从商务租车切入,通过网络约车解决用车痛点。 3 个月后,卡兰尼克才在美国成立Uber。彼时,国内专车市场几近真空,很快,易到狂卷半个中国,当年,一位开迈腾的司机称在易到一个月 2 万元的净收入是保底基数。 在周航理想的蓝图中:易到的司机温和有礼,谈吐不凡,易到的用户也应该是中国高收入阶层,即使有人想从北京打车到西藏,易到司机也必须得接单。易到曾设计过一个小功能,司机接单后,收到用户喜好推荐,例如乘客是否想和司机聊天,以及对车内音乐的偏好。 但在中国,网约车领域的竞争远超出周航的意料,很快,滴滴和快的相继以网约“出租车”的方式切入出行市场,二者刚上线时,周航曾问过一些出租车司机,发现大家有共同的困惑,“这玩意儿怎么赚钱?” 周航承认,自己看不懂出租车约车的商业模式。早在易到初期,他曾推出中国第一款通过移动APP一键呼叫出租车的产品——“打车小秘”。一直跟随周航创业的易到CTO汤鹏告诉 36 氪,早在易到成立初期,就有工程师提出,能否把系统用在出租车上,“不过是从技术的角度而不是市场,我们没有认识到出租车这个行业的价值”。 那时,滴滴早期的投资者,天使投资人王刚曾找到周航,探讨出租车叫车模式。周航说,自己不看好,因为“没需求”,“出租车市场永远供不应求,你是不可能找司机收到钱的。”为此,他还和另外一位投资人争论,“平时没人打车的时候你容易打车,高峰不好打车时,人们不爱打车。”言下之意,用户并不需要下载App预约出租车。 上线半年后,周航叫停了“打车小秘”。 2013 年,滴滴和快的发起了疯狂的打车补贴大战,“打车小秘”再次在易到上线,但周航依旧不看好,“可是感觉不做的话又会侵蚀到我们。”这次打车小秘更像防御措施,相比滴滴、快的在产品、技术和运营动辄上千万美元的投入,“打车小秘”全部投入只有 200 万美元。 与 2011 年如出一辙,打车小秘的占有率不如滴滴、快的的一个零头。周航决定不再涉足出租车市场,专心做好专车,“打车小秘”再次被下线。 很快,滴滴和快的聚拢流量,进军专车市场。日后,周航曾多次表达了对“打车小秘”的惋惜。这是他创业以来,犯下的最大错误。如果当年把“打车小秘”坚持下去,或将改写和滴滴、快的的历史格局。但创业没有什么“如果”,也许最根本的原因是周航本人对打车痛点理解不够,“我那么多年没打过车了,对这个市场没感觉也没决心。” 除了打车小秘,周航还曾失去移动支付的风口。实际上,周航曾早早看到电子支付的前景:“随叫随到的私人专车,怎么能给钱呢。”商务人士应该下车拍拍屁股就走,很长一段时间里,易到的支付方式是让用户绑定信用卡,车费直接从卡里扣。 周航承认自己很“轴”。如果不看好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他就没兴趣研究。 2013 年 4 月,滴滴获得腾讯 1500 万美元B轮融资,快的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 1000 万美金的A轮融资。背靠腾讯、阿里两大巨头,滴滴、快的迅速地接入移动端支付。到 2013 年底,滴滴占据打车市场份额近60%。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杜永波曾点评,“易到遭遇阿里和腾讯在出行领域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滴滴和快的携着巨大的流量优势,进入到专车领域。在一个正常的市场里,行业的前三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路径前行,但巨头进入,易到在资本市场的压力非常大。” 那时,易到接受了携程领投的 6000 万美元B轮融资,融资后的易到用车有近一半的订单来自携程。当用户订机票时,可以直接选择易到接机服务,但这部分流量远不如支付接口来得凶猛。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