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床铺戴上「共享」的帽子,也无法掩饰非法小旅馆的本质
(咸阳机场睡眠舱) 国内西安咸阳机场航站楼的迷你睡眠舱,主要都设置于航站楼内,之前的收费标准为每小时 40~60 元。 (广州白云机场睡眠舱) 白云机场的偏豪华,官方名字叫「旅客计时休息室」,配备液晶电视、充电插座,还有 24h 热水卫浴。但入住之前需要先到前台登记。 虽然上述迷你睡眠舱大多建在机场,主要为满足旅客等候航班而设,但普通市民想要享受到短时间内的睡眠也早已有其他渠道,如快捷酒店钟点房。 如果这种床铺出租可以算作「共享经济」的话,那全世界的酒店也都可以算共享卧室了吧? 平心而论,对于逛街逛累了的顾客或者中午需要午休的上班族来说,一个能快捷入住,还不那么贵的小房间(半小时仅需 6~10 元),无疑能解决他们在短时间内好好休息的需求。但与普通酒店钟点房相比,这种入住方式简直简洁到「过于」便捷了。 这背后隐藏的,正是共享床铺运营过程中合法程序的缺失。 以「共享」为名,避治安监管不需要登记身份证,也不需要登记姓名,就可以办理入住。这意味着,你根本不知道睡在你隔壁的会是什么样的人,甚至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合法居民。 放在地上的鞋,在这短暂的酣睡时间内已脱离你的可掌控范围,所以被偷走也是有可能的。 舱壁为塑料材质,容易受到破坏,隔音也非常差。 即使配备一次性床单、自动紫外线消毒,卫生问题依然无法让人安心。另外,这些一次性(床上)用品在使用之后需要依靠顾客自觉投扔垃圾桶,这意味着,舱内的卫生情况主要取决于前面使用者的素质。 除去这些与顾客息息相关的个人体验细节,共享床铺还有营业方面的审批漏洞。 「睡觉」这一特殊行为与坐座位不同,我们需要更为私密的空间,也需要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道理很简单很废话:人在睡觉的时候无法保护自己。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