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这些年倒掉的项目:从0到1,创业路上必须看清的10个坑
去年到今年,有几百家P2P公司在消失。一个P2P行业的创始人,就政策对这个行业监管的严格程度给我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政策要求个人在P2P平台上做贷款,累计不能超过 20 万;企业、法人,在一个平台上累计贷款不能超过 100 万。 这对P2P平台意味着什么?其实,一个平台服务 20 万的贷款和服务 200 万的贷款付出的成本差异很小,把客户能够贷的金额控制得极低,意味着P2P平台盈利能力变得很弱,即服务成本一定,但交易额非常小,那么实现利润的难度就变大了。 当一个P2P平台没有雄厚资本支撑时,就无法把效率提高到足够承担成本压力,就活不下去。 这就是监管力度在一夜之间带来的变化。 有关娱乐八卦的自媒体方面的案例: 最近,自媒体开始被监管方打压,整肃力度超出很多人意料。第一狗仔卓伟的微博号,还有毒舌电影,关八,金融八卦女等娱乐八卦类账号被封了。金融八卦女据说马上就要上市了,结果说关就关。 我们创业者没办法,环境就是这样,所以走在中国的从 0 到 1 的路上,要考虑政策的打压、政策的突变。 第七个坑:创始人决裂 早期的罗辑思维是罗振宇和申音两个人做的,那时候,罗振宇像一个艺人,申音像他的经纪人,孵化他,后来分道扬镳了。 个中细节有很多猜测,查阅资料后,有一个说法是:罗辑思维逐渐做起了电商,找到了商业模式,引入VC的时候,两个人出现股权争执。我猜测早期可能是申音、罗振宇五五分,或申音更多。 引入新的VC时,要调整股权结构,有一个版本说申音仍然要多,罗振宇要少,这时候两人出现了分歧。项目是用罗振宇的IP立起来的,罗振宇觉得我可能不需要了你,两个人就分手了,事情闹得很大,还传出来有几百万的“分手费”。 这就是常见而典型的创始团队内部出现裂痕的情况,所幸罗辑思维到今天做得还算不错,不过其他项目一旦出现裂痕就说不好了。 易到的创始人周航曾和贾跃亭“吵架”,严格意义上,易到不是从 0 到 1 的阶段,但也是典型的创始团队间的裂痕。 贾跃亭买了易到,周航发公开信说贾跃亭把用易到做抵押从银行贷出的 13 亿卷走——留 3 亿给易到,拿 10 亿去造汽车了,后来一度出现很多司机去易到堵着乐视的门要求退押金的事情。今天的易到仍然非常艰难。 类相似案例还有锤子CTO离职等等。 一般来说,创始团队容易在四种情况下出现分歧:一是为股权;二是争话语权;三是因为发展方向;四是因为离心了,互相看不惯。像两口子一样,谈恋爱和过日子大不相同。 所以,创业团队的合心很重要。 第八个坑:重营销宣传,忽略了产品 前两年 90 后马佳佳创业做情趣用品,曾在三里屯开了一个实体店,概念很响,现在已经销声匿迹。 黄太吉中式快餐当时也炒作得很厉害,营销做得非常好:开着奔驰车送煎饼果子;美女老板娘亲自上门做煎饼果子,成了当时互联网营销典型案例。 可是一年两年下来,这些人也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就像罗永浩的铁杆粉丝要起诉罗永浩,他说得很好,可手机不像他说得那么好,现在罗永浩宣讲的时候特别低调。小米也说得很好,但是产品也有很多问题。 我们发现,营销和产品同等重要。光强调产品重要不行;只把营销做得很大,把大家的预期调得非常高,产品跟不上也不行;营销和产品不匹配同样会出现问题。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