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电子商务 > 正文

李荣鑫:未来抖音电商 = 高转化内容 + 工业化投放

发布时间:2019-11-25 14:43:03 所属栏目:电子商务 来源:站长网
导读:(讯)这是牛人星球创始人李荣鑫在上周六( 11 月 16 日)在快手抖音千人带货大会的分享,经授权整理,文章长达 1 万字,分享给大家,建议悬浮阅读! 抖音生态,庞大繁杂、变化迅速,期待李荣鑫长达 1.5h 的独家分享,能对大家有启发。 文章较长,先给出框架


我们看上面这张图。这是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你请一个 KOL 花了 1 万块钱,肯定是个小的 KOC,播放量 2 万次,卖了 3000 块钱的货。

第二个,你请了一个稍微 OK 一点的泛文娱的 KOL,没那么垂,你花了 2 万块钱请他,拍了一条视频,产生了 300 万的播放量,这条视频小爆了一下,成交额 10 万块钱。

从 ROI 视角,也就是从品牌投放视角单次来看这样一件事情,这个只有 0.3 ,另外一个是 5,毫无疑问 2 万的胜出。

还有一种视角是 GPM 视角,就是每 1000 次播放产生的 GMV 转化,第一种是 150 块钱,第二种是 33.3 元,GPM 背后还有一个词叫 PPM,PPM 就是每千次播放的毛利或者是你的净收入,150 块钱的 GMV 挤出30 块钱的 PPM,是有可能的。

而 33 块钱的 GPM,除非你这个产品是毛利 90% 的东西,不然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所以如果你的 GPM 达到 150,大概率上你就可以投 DOU+。当然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我们的语境里面,今天在带货的内部运营团队,已经很少有人会提 ROI 了,但品牌主还是很愿意听这个东西。

但是 GPM 才是王道,GPM 是接轨下一个时代的,也就是进入内容+投放的时代。

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呢?因为分母不一样,ROI 视角的分母实际上取决于你的投放金额,你花了多少钱,这是单次。而 GPM 的分母取决于播放量,那个是稳定的变量。

3.中后期红利:迷茫的品牌主群体

另外一段红利,我认为是来自于品牌主的集体性迷茫。

在“双十一”之前,我感受并不是特别明显,因为直播好理解,其实短视频相对来说更难理解一点,因为短视频看起来跟以前的微博发图文很像,但实际上它的很多底层的用户画像,还有投放模型,还有交易的整个闭环完全不一样,因为以前很多都是纯阿里生态的。

但是今天,大家都知道抖音后台可以链接的电商交易平台,现在已经有四五个了。

我们发现很多品牌主对于直播跟短视频,它的异同基本上是没有认知的。

我们当时出现什么情况呢?大家都知道牛肉哥不怎么做直播,主要靠短视频。第一句话通常是这样的,我经常看牛肉哥。第二句话,请问他什么时候帮我们直播。

实际上他根本不理解,在抖音生态下,直播虽然变现强,但是在抖音里面直播变现还不如短视频带货。

这里面会导致在供货的时候他的策略,因为他也知道直播更容易卖高毛利的商品,但是品牌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匹配起来就非常累。今年“双十一”这件事情,把我们整个团队都搞得精疲力尽,所以我们选择了跟星罗合作。

招商这件事情,一个是专业选手,还有一个点,跟品牌主打交道,教育成本实在是太高,但我认为这是个巨大的机会,正是因为有认知的巨大差异,中间会有很多服务的机会,在选品,在规格,在定价,上架细节,很多的商家没介入过抖音都不知道,在抖音小店或者抖音精选联盟上架,产品的底图一定是要干干净净的,绝对不能搞天猫的图直接放上去。

通常来说,第一次上抖音,商品被强行下架,基本都是这个原因。后来就是天猫引流这些。

第一部分:品牌主篇

一、短视频是未来电商的鸿蒙之初

从品牌主视角,我认为短视频其实是更具未来感的一个电商入口。

我非常认同直播在当前带货能力上的巨大优势,但是所有的品牌主也很清醒,直播在商业化的成熟度上的局限性。

我的理解,直播本质上还是一个具有亚文化特征的社交行为:一是男生大概率上是不愿意长期观看直播的;二是直播的人一定时间有大把,时间不够的人也确实没时间看直播;三是直播的信仰是建立在长期消耗大量时间的基础上,我们才会产生认知上的协同。

所以在这个逻辑的支撑下,我们会发现品牌主必然是会有广域曝光的需求,因为直播本身是私域,而只有在广域里面出现明星化的特点,才能产生产品明星化,也就是企业所说的品宣的作用。

京东、淘宝这些古典主义电商,我们称之为搜索型电商,有点适合油盐酱醋这些刚需产品。

直播电商我们今天来看精确的定义应该叫导购型电商,因为它本身是强调私域的,之前第四期王振分享的时候说得很清楚,私域一定是卖高毛利商品的,要不然就对不起私域巨大的劳动力付出和资源投入。

我之所以说它是面向未来的一种电商入口,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大部分的即使是未来的刚需产品,在它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其实也不是刚需,它是一种发现型电商下面的非刚需产品,逐渐以后变成你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才会变成你的刚需产品,所以我认为短视频还是有一个巨大的未来感。

二、品牌本位的内容营销三大追求

第一,提高ROI输出的稳定性是带货。

品牌,要站在品牌的角度去看内容营销的追求,在抖音上,你会发现今天这个世界是延后的。

曾经的零预算推广,机会成本也比较低,回报也比较高。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你用这种方法,机会成本就太高,回报也比较低。

今天来看,带货这个事情,我认为几乎没有其他的结论,就是高转化的内容和合理投放。

其实抖音带货就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选品,选品当然也包括价格这些东西。

第二个就是高转化的内容,这是一个数学模型,不管是基于人设,还是基于背景音乐或者节奏感,反正内容相关的因素,会导致最终产品的转化率的问题。

第三个是投放,原来我们最侧重的点其实是内容高转化,今天来看应该是内容高转化加上投放,这样的话机会成本低,回报是超级高的,但是它可能非常稳健。

第二,是提高品牌资产的累积速度,也就是种草。

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早年的种草,就是以我们为代表的单品极限流,单品极限流的种草方式很少出现在美妆领域,因为美妆跟服装,服装可能还好一点,美妆比较明显,美妆这个类目,它天生是一个有流行性趋势的产品,靠单一 KOL 引爆全局这件事情,即使是李佳琦都不能完全做到。

在今天抖音上面,单品极限爆炸,把供应链的内容化做到极限,依然是有机会的。但是它的投入还是低的,速度没有原来那么快了。

今天如果还要做这样一件事情,策略是会跟最顶级的供应链公司,比如我们在今年 4 月份的时候,跟南方黑芝麻糊一起做了一个抖音帐号,本身不是以南方黑芝麻糊作为切入口的,是以五谷为切入点的,切大米是因为大米具有普适意义上的认知,切的是五谷杂粮这个大的赛道。

第三个是对于品牌主来说,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就是规模化投放。

今天我们内部对于 KOL 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内容创意本身,我们会把 KOL 理解成一个所谓的流量转化体,它主要负责两件事情,第一是制造消费场景,第二是降低消费者的购物罪恶感。

归根溯源就两件事情,引发需求,同时在需求过程当中,让消费者觉得这件事情,因为在座可能有一些用户还是初来乍到不太了解我们。

我还是举当年是怎么做红酒的例子。

因为不管是牛排还是红酒,这两个类目在生活中从来不是刚需,因为在中国人眼里,红酒跟牛排都是西餐文化,在中国本身是没有文化附体的。

你需要这样的东西的唯一理由是因为你需要装 B,而装 B 是里面的核心场景,也是核心需求,你的心智就是这个东西。

我很难想象那些说牛排比烤里脊肉还好吃的人是什么想法,我觉得那些垃圾食品更好吃。但是牛排有它独特的魅力,这不否认,但是它的核心场景大概率上还是营造一种场景。

商业化的核心指标就是 GPM,抖大大等平台都是纯公域数据。可能像快手里面你还看得到播放量数据,抖音你是看不到播放量数据的,所以GPM这个数据的两头,一般意义上的数据平台是提供不了的,播放量也提供不了,交易侧数据也提供不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判断。

所以我们自己开发了一套天行者系统,用私有化的方式把两端的数据串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跟一些 KOC 进行紧密连接的原因。当然我的核心指标不是 GPM ,是 PPM,基于这套系统,我可以非常敏捷地判断出哪些视频要进入投放阶段,哪些视频只是看看。

还有一个是基于 KOL 把它作为一个流量体,一个数学模型,我认为今天来说最经典的案例是珀莱雅的泡泡面膜,这个案例给大家容易记住的关键词叫 1+10+100+1000。

李荣鑫:未来抖音电商 = 高转化内容 + 工业化投放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