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用增长思维重构 2B 用户运营体系
比如,一部分新用户是通过钢厂上线后,协议维护平台直接看护的用户,由于线下有钢厂业务员做引导,他们在一周之内一定会成为平台的交易用户。还有一部分地推注册的新用户,没有好的资源触达,也没有养成平台上看货的习惯,转化可能会偏低。这两部分新用户的激活手段一定不一样。 获客渠道的重要性、本身的行业属性是否终端,对钢厂的依赖度等都会影响到激活手段,造成数据的表现差异。所以做数据分析要充分考虑业务,去建立相应的变量做分析。 案例 2:到票率展示功能上线,能影响供应商到票及时度吗? 同样,到票率展示功能的效果衡量,也要考虑供应商的分类。 有一类钢厂供应商和平台是有协议的,发票到还是不到,对于成交数的转化没有任何影响。还有一类流动的供应商,其销售金额、销售频次非常高,对于到票率的要求是 80%。 综上所述,不同的用户群体会有不同的运营手段。而这些总的来说,就是整个企业做的用户标签管理。大一点是「用户画像精准营销」,小一点就是「沉淀每一个用户标签」。做数据的人要主动去沉淀,想办法在中台建立用户标签体系。 第二:商品标签 对于我们行业来说,用户的采购需求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对价格非常敏感,而对服务的需求不敏感。我们理所应当要告诉用户,什么样的资源是热销资源、降价促销资源、新资源等。 第三:场 有了用户标签、商品标签以后,人、货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场」。要在用户标签和商品标签已经非常成熟的前提下做产品设计,把用户和已经积累的资源标签,通过合理的路径串联起来。 4. 会员体系 – 评级及权益设置 会员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业务价值。会员的价值主张是什么,什么样的会员对于平台来说有价值,不能完全靠模型。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