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搭建环境 > Linux > 正文

linux系统上cpu信息的查看命令总结

发布时间:2022-11-16 16:31:13 所属栏目:Linux 来源:互联网
导读: linux系统上cpu信息的查看命令
首先要知道的是cat命令,cat命令用于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设备上
cat /proc/cpuinfo
processor: 1
逻辑处理器的id。
vendor_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

linux系统上cpu信息的查看命令

首先要知道的是cat命令,cat命令用于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设备上

cat /proc/cpuinfo

processor: 1

逻辑处理器的id。

vendor_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61

model name: Intel Core Processor (Broadwell, IBRS)

stepping: 2

microcode: 0x1

cpu MHz: 2399.996

cache size: 16384 KB

physical id: 1

物理封装的处理器的id

siblings: 1

位于相同物理封装的处理器中的逻辑处理器的数量。

core id: 0

每个核心的id。

cpu cores: 1

位于相同物理封装的处理器中的内核数量。

apicid: 1

initial apicid: 1

fpu: yes

fpu_exception: yes

cpuid level: 13

wp: yes

flags: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mmx fxsr sse sse2 ss syscall nx pdpe1gb rdtscp lm constant_tsc rep_good nopl xtopology eagerfpu pni pclmulqdq ssse3 fma cx16 pcid sse4_1 sse4_2 x2apic movbe popcnt tsc_deadline_timer aes xsave avx f16c rdrand hypervisor lahf_lm abm 3dnowprefetch fsgsbase tsc_adjust bmi1 hle avx2 smep bmi2 erms invpcid rtm rdseed adx smap xsaveopt ibpb ibrs stibp arat spec_ctrl intel_stibp

bogomips: 4799.99

clflush size: 64

cache_alignment: 64

address sizes: 46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power management:

cat /proc/cpuinfo | grep 'siblings' | sort|uniq

cat /proc/cpuinfo | grep 'processor' | sort|uniq

cat /proc/cpuinfo | grep 'cpu cores' | sort|uniq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uniq

=============================================================================================================

ls /

命令下不同文件夹的说明: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

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opt:

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这个目录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devfs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devpts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linux处理器,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

linux处理目录常用的命令:

ls: 列出目录

cd:切换目录

pwd:显示目前的目录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