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沈艳:关注大数据分析门槛 警惕大数据神话

发布时间:2021-05-30 02:31:07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大数据是近几年最热门的 IT 概念之一,并已在许多领域实现落地。从淘宝利用平台数据解读中国消费趋势和地区差异到出行类 APP 在拥塞的城市中为用户提供快速的车辆调度,从数据分析团队在奥巴马连任竞选中发挥巨大作用到谷歌智能系统 AlphaGo 在人机围棋大战


所需人才远不止数据科学家
海外网:欧美一些国家比我们更早、更快地发展了大数据,它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沈艳: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在数据的生成和分析上的确有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一旦数据成为一种资源,就可能会被操纵。人的利益可以影响数据,数据并不都是干净、真实的。

我接触过国内外一些提供搜索服务的企业,发现国外企业在搜索词条排序上的算法是严格根据用户点击率决定的,但是国内有些企业并非如此,而是将付费和不付费的信息混杂在一起,也不会标明哪些是广告。另外,进行民意调查、舆情监测时,问卷设计方式也有可能影响受访者的选择,生成数据的公司可能会左右结果。

如果公众想了解世界的真实状况,自然希望拿到客观的数据,但是数据的不客观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分析方对此无法知晓和辨别,分析结果就可能出现重大偏差。要改善这个状况,需要立法上的一些规定,也特别需要数据分析方面的优秀人才来判断数据的质量,甄别什么样的分析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

海外网:您多次提到了对数据分析人才的需要,您是否认为大数据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倾斜和引导?

沈艳:国家政策目前已经对大数据研究有所着力,但是我们还需明确,不只是硬件和软件的开发重要,人才的培养更是重要,它触及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

人才不仅是指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非常需要优秀的跨界人才,既懂关键技术,又懂专业领域,比如金融、健康、交通。只有满足了大数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个产业的发展才能够扎实。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引导,比如高校的相关课程、配备都还需要加强。

海外网:您说数据分析需要跨界人才,那对于高校而言,能不能理解为,不仅是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需要加强,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需要这方面的课程?

沈艳:对的。而且不仅需要培养大批专业人士,还需要对决策者和民众也有相应的培训投入。

海外网:就目前的经济和社会运行状况而言,我们发展大数据具备哪些优势?您如何看待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沈艳:过去三十年来,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快速,平均增速超过5%,为创新提供了基础。技术创新使得许多过去无法收集的数据,可以用相对低廉的成本、在短期内被收集。再加上大数据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我对大数据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如果这个产业健康发展,会帮助中国的新经济成长起来,让中国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

海外网:感谢沈老师今天的解答。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