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二十四年尘与土:中国大陆游戏媒体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2017-08-31 07:45:00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知乎网
导读:副标题#e# 文/胭惜雨 导语:从纸媒到网媒,中国大陆的游戏媒体经过了一段坎坷又漫长的道路。或许是由于先天的不足与外界条件的阻碍,将近 30 年过去,游戏媒体行业依旧如此艰难,一代又一代的有志者相继离去,就像我们记忆中那一本又一本消失的杂志,一个又

2012—现在 | 塑料时代(上) 游戏媒体的新探索

自网媒、纸媒没落之后,一群从业人员出来了,大部分去了厂商,小部分选择了转行,还有一部分决定还是在媒体圈继续行进,找寻自己的路。比如游戏媒体在 2012 年进行了一次属性分化,一类叫“TO B”,针对游戏产业。另外一类叫“TO C”,针对普通用户。

其实在之前的游戏媒体,无论是17173、多玩、178,其实都是两块内容全做的。但是对于这类综合游戏门户而言,收益主要来源于大面积的流量,而产业内容不仅制作难度高,且点击率又相对较低。所以产业类文章在综合游戏门户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甚至发展到后期,许多游戏门户干脆就删除了产业板块。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媒体人觉得产业板块仍有价值,原因很简单:手游的红利期到了。当时正值国内手机市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大潮中,游戏圈从业人员进行了一轮暴涨。他们需要更大量的产业新闻、产业数据,一些小的游戏工作室还需要一些曝光来寻找投资人。但这部分需求17173、多玩无意花太大力气满足。

最终一群产业向游戏媒体:比如游戏葡萄、游戏大观、游戏陀螺等诞生了。于是更加专业,也更加垂直的“TO B”媒体诞生了。

二十四年尘与土:中国大陆游戏媒体发展简史

而在TO C方面, 2014 年《大众游戏》前执行主编祝佳音在游戏厂商体验了一波之后,决定还是重回媒体行业,于是与之前《大众软件》的部分同事创立了“触乐”; 2015 年,前《游戏机实用技术》编辑、levelup游戏城寨站长、网易游戏频道主编栾东带领着levelup时代的部分同事创立了“游戏时光”; 2016 年,前新浪游戏频道主编楚云帆创立“游研社”;除了他们之外,以游戏电台起家的“机核网”也是目前独树一帜的TO C品牌。

随着steam将中国定位低价区以及直播平台的大面积传播,使得单机游戏在国内以星星之火之势开始逐渐燃烧。受此恩惠,一些老的PC单机游戏网站,如游民星空、3DM也在这波大潮下重获新春。

二十四年尘与土:中国大陆游戏媒体发展简史

除了这些仍然使用文字方式战斗的媒体人,还有一部分媒体人决定把内容搬到视频上,比如从多玩出走的编辑Stan在 2015 年创建的视频栏目《史丹利快报》;以及 2016 年 12 月,前《电脑游戏攻略》编辑、前 07073 总编、有趣点游戏门户创始人火狼制作的直播节目《狼叔说游戏》。

这些媒体都把目标放到了游戏圈的中高端玩家上,触乐曾经是想把自己定位于手游媒体,但无奈的发现纯手游玩家几乎不看内容,而中高端手游玩家极少是纯粹的手游用户,所以将自己重新定位为泛平台的游戏资讯网站;游戏时光主打用户是单机和主机;游研社主打偏怀旧及历史类的内容。

在这些媒体人再创业的故事中,《史丹利快报》的故事是最具有传奇性的。《史丹利快报》从 2015 年 4 月 23 日首播,点击率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属于值得继续投入的量级。但是在 2016 年 11 月 24 日突然宣布停播了,原因与母公司沃达文化传媒的经营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节目制作人Stan发布视频《为什么要做游戏媒体》,放出了支付宝支付二维码,希望大家捐款。结果观众们真的非常踊跃的捐款,一个月后,节目就复播了。这对于许多游戏媒体从业人员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起码证明了只要肯用心是做内容,玩家是真记得住的。

二十四年尘与土:中国大陆游戏媒体发展简史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