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 vs 腾讯音乐:一部关于版权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场群雄争霸、朝野更迭,成王败寇的故事早已成为悠长历史长河中的一条主线。 如果把历史的眼光放到当下,有些东西又何其相似。 当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BAT”的名号称霸武林之后,巨头之间的角逐就成为中国互联网界一个潜在的游戏规则。一片丛林中虽然不只有寥寥几个生存者,但身强体壮、力量大的那些,必然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 然而谁都想成为森林之王。称霸意味着更多的食物、资源以及权力,而这一切,需要通过强者生存的法则和锲而不舍的斗争来实现。 在中国的在线音乐市场,就一直在进行着这么一场斗争。 从最早的百家争鸣,到如今的巨头之战,音乐版权资源一直是群雄争夺的核心。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力量弱小者或主动离队,或无奈退场,能够留下再战的,势必都有几把刷子。 这其中最相爱相杀的,当属网易和腾讯了。 网易和腾讯的音乐版权之争,你方唱罢我登场8 月以来,网易云音乐上有部分港台歌手的音乐突然“变灰”下架。根据论坛和用户的反馈,被下架歌曲的歌手包括卫兰、泳儿、容祖儿、张敬轩、五月天、林宥嘉等,受影响的曲目占网易云音乐总曲库的 1% 左右。 8 月 10 日晚间,网易云音乐在官方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版权,我有一些话想跟大家说》的声明:
很明显,版权是造成此次下架的最主要原因。网易云音乐直言,因为和腾讯音乐没有就版权转授问题达成一致,歌曲只能暂时被迫下架。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网易和腾讯在音乐版权问题上的首次交锋了。 早在 2014 年底,双方就曾因为互相指责音乐内容侵权而对簿公堂:QQ 音乐先告网易云音乐对包括《时间都去哪儿了》等在内的 623 首网络音乐侵权,网易云音乐随后反诉 QQ 音乐侵权使用自己旗下的 192 首网络音乐。 不过双方的侵权行为也确实属实,最后,这次争端以法院各打五十大板而结束。 然而好景不长,2015 年 2 月 3 日晚,微信突然关闭了网易云音乐的分享接口。第二天,网易云音乐火速发表一篇回应文章:
这篇文章通篇语气颇为委婉,但该说的也都说了,直指微信此举是为了帮助同门兄弟 QQ 音乐获得“垄断”地位。 另一边,被“非直接点名”的 QQ 音乐也立马回了一篇:
在 QQ 音乐的回应中,他们把微信“封禁”网易云音乐的原因归咎于对方的盗版问题。暂且先不去讨论这个理由站不站得住脚,但在这次公关大战中,双方积怨已久的矛盾关系被彻底地摊开在了公众面前。 俗话说,商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2015 年 10 月,在时隔大半年之后,网易云音乐在微信上的分享入口终于又重新开放了,双方宣布正式达成版权战略合作,腾讯 QQ 音乐将向网易云音乐转授 150 万首音乐版权。 而据腾讯方面透露,双方握手言和的契机正是国家版权局出台的“最严版权令”,“网易云音乐是第一家与我们合作洽谈的音乐平台。” 2015 年 7 月 8 日,国家版权局下发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要求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在 7 月 31 日前将所有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这对很多过往依赖于网上大量免费却未经授权的音乐过活的平台来说,无异于一次致命性的打击。但对于手握众多正版音乐资源的腾讯来说,这次穿鞋的终于不怕光脚的了。 腾讯已成音乐版权界的霸主大约十几年前,那还是一个 PC 当道的时代, QQ 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千千静音等耳熟能详的音乐播放软件,帮很多人打开了用电脑听歌的新世界大门。 互联网上的东西就该是免费的,这个想法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因此,用百度免费下载、用软件听免费的歌,早就成了早期用户的习惯。在大家看来,盗版不可耻,收费才可怕。 然而网络盗版音乐的存在,却是阻碍唱片公司乃至整个音乐市场发展的毒瘤。某唱片公司代表曾表示,盗版让唱片公司直接受害,也让艺人的合法收益缺乏保障,这样的大环境会影响从业人员的创作热情。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