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起名喜欢用动物、植物和叠词
而当年中国企业刻意模仿的雅虎、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公司,起名并不追求科技感,反倒与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不自觉地遵循更容易被人记住的原则。当时像美国互联网公司一样起名的,唯有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 从「中国互联网元年」到今天才刚刚 20 年,就经历了好几轮各领风骚三五年。残酷的优胜劣汰和风口变换,让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起名上与同时代的其他企业出现了明显的偏好差别。 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竞争烈度和创业家学习能力上的整体差异——中国互联网行业,是进入门槛限制最低,规则最公平简单,竞争最剧烈残酷,对赢家奖励最高,因而集中了中国最优秀人才的领域。 由于远超传统行业的压力和考验,中国互联网创业家们在自我知识迭代、观念刷新和眼界的开阔上,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中国其他行业的企业家,即使在当今世界也是第一流的。 中国互联网的动物园化,是注意力竞争艺术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体现。虽然没有人向他们集体传授互联网起名技巧,但相同压力环境下,大家的竞争策略不自觉地趋同。 当然,或许还有市场筛选的原因,喜欢用动物名、植物名和叠词的互联网公司虽然越来越多,但并非大多数,但只要在记忆和传播中占据领先优势,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起名带有前述强烈互联网特征的企业,大都集中在用户体验竞争最为剧烈的门类中。另外,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植物名少于动物名,实在是因为人们能辨认的植物远远少于动物。 传统企业之所以不会不自觉地运用最符合记忆和传播原则的命名方式,实在是因为竞争烈度、强度,以及名字是否易于被传播记忆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达到互联网公司的程度。 在一个熟人社会,一个店铺的名字是否拗口好记一点不重要,甚至它是否有招牌都不重要,因为它只要立在那里就行,对周边的居民来说,一条街道上有哪些店铺,他们闭着眼睛也能记得。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