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科技创新20条判断:大变局中,万物生长
因为这个世界的哲学开始变化,你我的所谓“经验”也开始割裂——当抖音不断给你送的都是同一类内容,你天天生活在算法为你安排的世界里——就像楚门的世界,而你我还身处不同的楚门世界。所以,如何全面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越来越有挑战性的问题。 文明的进步从何而来?在否定与否定中前行 我去年试图写一本书,因疫情搁置了,标题就是《人类之翼:在否定与否定中前行》。其实追问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在左右互搏中成长起来的。类似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较量,还有很多。比如刚才提到的两种科学观的较量(还原论 vs 整体论;物理思维vs生物思维),比如两种组织形态的较量(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最终,是哲学的较量(理性主义 vs 经验主义;唯物 vs 唯心)。 举个例子:张一鸣的个性化算法推荐,背后是一套哲学,他其实在构建一个唯心的世界——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那么,这是一件好事吗?会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这个问题留给大家。 而我想说的是,真正顶层的决策者,往往是哲学层面的胜出。 当我们手握“进化”的权利,人类有几种未来? 生命3.0的概念来自泰格马克写的《生命3.0》,很像人工智能时代的天演论。书中对生命的进程做了这样的归类: 生命1.0是发源于约40亿年前的生物阶段,在它有生之年都无法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只有进化才能带来改变; 生命2.0约从10万年前开始,人类诞生,人类可以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比如学习语言、技能等复杂的能力,也可以重塑自己的世界观、目标和思维方式; 生命3.0是此刻正值发生的生命阶段。在这个阶段,生命不仅能极大程度地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还能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比如说我们可以做基因编辑;马斯克要往大脑里植入芯片;比如我做近视眼手术,往眼里植入晶体。 此刻的生命,处于一个特别的拐点,我们某种意义上有了上帝之手,可以不必等待进化,而是自我定义未来。 那么,当我们手握进化的权力,我们会演化成生命样子?有很多可能: 可能性一:技术作茧自缚,“花样作死”,文明覆灭。 可能性二:人类成为“赛博格”(机械化有机体)。 可能性三:人类成为“钢铁侠”(辅助器械)。 可能性四:外星殖民,发展为多星球物种。 可能性五:科技自我修正,人类依旧是人类。 …… 我们的专栏作者陈军宏写得好:“我们在用计算平行宇宙的方法投注未来,但属于当前时间线的未来只有一个。” 不做地球的“啃老族” 地球母亲的年龄很大,人类孩子的年龄很小。 工业化以来,人类用两三百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啃老——把原来矿物的燃料都拿出来用了。 3亿年前有很多树,吸收了太阳光以后,埋到地里变成了煤;1亿年前后很多海里浮游生物,也进行光合作用,沉到海底变成石油;现在,我们把它们通通烧了,排到大气里——某种意义上,人类就是“啃老族”。 我们开始认识地球的时间很短,我们的了解还很肤浅。地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一个直白的呼吁:在完全了解地球母亲之前,不要因为啃老过度,而让她抛弃我们。 这不是终章的开始,仅是序章的结束 地球存在,时间已达46亿年;在她20亿年左右,已变成一颗适合孕育生命的星球。古人喜欢天问:我们是那第一次文明吗?而今人更需要回答的是:我们,是地球的最后一次文明吗? 经历过2020年诸多磨难的我们,大概都有此感:我们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光明,一条万劫不复。我们没有理由不重新思考一切。 《传道书》有言:“一切万事皆有其时,播种有时,收获有时,兴盛有时,衰亡有时,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看起来,一切规律已经写死了,但坦白说,科技行业是有一些天生反骨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还是不甘心,还是好奇,好奇一些可以让我们这代人不同的可能性,因为我们还有太多问题没有答案,譬如: 世界和平,是否有永久性解决方案? 人类文明,是否可收敛?如果可以,将收敛于什么极限? 吾辈幸福,是否可人皆有爱,并以之为归宿? 也许很多朋友觉得,我最后提的这些问题实在是太空泛太基础了,但我想说,也许你可以当作段子看一看,但懂的人自然懂——如果你的答案中,但凡有一点点“不确定”和“有可能”,那么,今天接下来的所有讨论就有其意义。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科技工作者其实往往有一种跨越时间轴的交错感:科幻作家可能活在100年后,科技投资者和媒体人可能活在5年以后,但深耕在产业之中的实干者,和我们所影响的人都活在当下——也许科幻作家、媒体和投资者已经开始着急了,但未来总要一个齿轮一个齿轮地变成现实。 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说得好:“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拱一卒的劳顿中,不忘抬头看看这些遥远的、咫尺的、朴实的、最基本的问题,并偶尔能有一些幸运的时刻,嗅出那即将到来的风暴。 感谢大家。 *关注「甲子光年」,后台回复“2021”,获得高清版完整PDF。 参考材料 《万年的竞争》 《情感机器》 《区块链国富论》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https://mp.weixin.qq.com/s/4FalARDMLefWdWTwEmTmCQ 《通往未来之路:下一代互联网与 Metaverse | 甲子光年》 https://mp.weixin.qq.com/s/upF3AX5AIVsAsl1HpwG5zg 《甲小姐对话吴军:真正一流的科学家,对哲学都有深刻思考 | 甲子光年》 https://mp.weixin.qq.com/s/DY9-wo5XbYefBb1TUAO5yg 《氢能闯关碳中和:一场迟来的能源变局 | 甲子光年》 https://mp.weixin.qq.com/s/JfV1RyI8o2Ffg1xONcHZ2w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