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技术思维」的惯性?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虽然从标题上看,这篇文章是写给“技术人”的,但 从广义上来说,只要你是一位以理性见长的人,那么这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可能会与你有关。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打算做一件事A,它的目的是为了X。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你发现可以多做一件事B,能让目的X的效果更好(假设效果更好是确定的)。 你会毫不犹豫的去做B吗? 比如,作为程序员的你正在做性能优化。这时候,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某新技术比你当前用的老技术,性能高10倍,你会不假思索的去试一下新技术么?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的「技术思维」过重了,得“治”一下。 否则,说明至少你现在还没有被「技术思维」牵着鼻子走。 远的不敢说,技术思维过重的毛病至少在程序员圈子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且,越是“技术狂人”,越容易陷入到这个问题的“黑洞”中。 Z哥也是一位地道的技术人,曾经也经历过这个时期。所以 我深知陷入这个思维黑洞是弊大于利的,因此想分享一些我的经验给你。 这个“毛病”是怎么产生的?其实你会发现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
你是不是也对这些事乐此不疲呢? 其实这些乍一看都是好事,都是在做一些让结果变得更好、改善现状的事情。 应该鼓励和提倡才对啊。 没错,的确是这样。 而且,“寻求最优解”是技术人的强项,因为技术思维其实就是工程化的思维,“最优解”就是这种思维所追求的最终结果。 但是,所谓成也“强项”,败也“强项”。 来看看我们技术人的这个强项是怎么得来的? 我们每个人的“强项”,真正由天分决定的微乎其微,大都是后天培养而成的。 思维也是如此,也是后天培养起来的。 而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巴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 世纪 80 年代,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沃尔夫勒姆·舒尔茨(Wolfram Schultz)对老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他和他的同事们先将老鼠喜欢的苹果片放在投射屏幕后面,当老鼠找到并咬下这些食物时,他们立刻观察到了大鼠脑内的多巴胺反应。 更为关键的是,舒尔茨教授的一系列实验最终的结论是: 一开始预期一个行为能够获得奖励,如果真的得到了奖励,就能使这个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把视角拉回到每个做技术的人身上。 我们在刚入行的时候,专业性是很低的,做事质量不高、效率不高、计划经常失控等等。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我们一次次地尝到了专业技能和专业思维提升带来的好处。 做事的结果越来越好了,开始得到表扬、升职加薪等等。 这个过程其实和上面的老鼠实验是一样的, 在多巴胺的刺激下,你陷入了一个循环之中,逐渐形成了你的做事习惯和思维方式 。 「技术思维」的短板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如果我们单纯只用「技术思维」来考量的话,最大的问题就是考虑的维度过于单一。抽象的说,这只是在“how”的范围内考虑问题。 而“how”之前的概念其实更加重要,就是“what”和“why”。 如果说how是1~100的话,那么之前的what和why就是0~1 。因为what和why才是做一件事how的意义。 这就好比,有人说我们现在要烧火取暖。 然后,我们不断在花时间研究如何让火烧的更大、更旺上。 而不是去考虑,取暖到底需要多大的火才够。 超过原始目的所需的临界点之后的投入,其实都是浪费的。 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比如火虽然更旺了,但是烟雾也更大了,更容易呛到喉咙。 长期以往会陷入的困境 作为技术人,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思维习惯中,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未来职业道路只会剩下做「专才」这一个选择了 。 因为你的其它思维模式得不到运用和锻炼,导致你看问题总是片面的、局部的、单一的。 所以,「广度」上不行,只能往「深度」上走了。 如果你想让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那必须得从技术思维中走出来。 如何破局?有什么破局的办法呢? Z哥建议你从思维模式的“形态”来考虑,就可以找到突破口。 大部分思维模式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技术思维也不例外。 技术思维典型的场景是:
在形态上,这种思维模式是「直线」的。 沿着这根直线可以去找终点。 但是很明显,在这条直线之外因素都会自然而然地被忽略。 如果我们 将“因果”的「直线」形态,转换成“相关”的「网状」形态就可以破局 。 以终点为圆心,将所能想到的、与终点相关的因素都放进来,建立关联。 然后,标出所有的因素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大小,再根据这多个维度去做how的考虑和决定。 沿着这个思路走 ,你会 自然而然地 基于问题的 现实、基于场景去考虑问题了 ,广度自然就有了。 具体的做法,我有三个小技巧想分享给你。 三个破局小技巧01 追问根源和目的,并且不要在做事的过程中将目的给“丢”了。要一直把目的作为「锚点」,防止自己所考虑的内容脱离了最初的目的。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