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营销必杀技
在网络营销八大等式里,只有口碑营销是古代传下来的,其它都是互联网的产物。
明明知道口碑营销和互动营销可以划等号,但仍可换个角度来对待。
养成换角度这个好习惯,换维度就不难。
维度
在网络营销八大等式里,只有口碑营销是古代传下来的,其它都是互联网的产物。 明明知道口碑营销和互动营销可以划等号,但仍可换个角度来对待。 养成换角度这个好习惯,换维度就不难。 维度变,胜负就变。 口碑营销跟传统的广告有着强烈的对比,但同时包括线上线下。 互动营销就不同了。它也基于面,但这个面是与互联网完全重合的。跟传统媒体没有任何关系。 这叫互动营销。 互动营销的对象,是企业在网络上的相关群体,是相关的人。 跟什么相关?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相关。 如果单纯为了互动,那就拿出转发一次给一块钱、转发一百万次就给希望工程一百万这种烂招儿,逮住谁就跟谁互动。 企业,肯定是互动的始作俑者,这天经地义,商业行为嘛。 但企业在互动营销里扮演的角色,是点火者、是添柴者,而不是柴堆本身。 柴堆必须是相关群体,必须是目标受众。 如果企业自己成了柴堆,那不仅是成本问题,而是把互动营销变成了闹剧演出。 传统企业并没有学会这种闹剧,他们甚至不知道有这种闹剧。 恰恰是那些对互联网有着深刻了解、充满自信的网络公司、IT公司、新媒体公司、数字营销公司,甚至是号称有互联网思维的跨国公司,演的都很带劲。举个例子: 某资深网络运营商,二十年历史的骨灰级互联网企业。作为客户,找到广告公司,要求做互动营销。 作为这家广告公司的首席顾问,我不仅看了场好戏,还有生第一次过了把“应邀骂客户”的瘾。 按照我们的终极营销三步曲,第一步应该是准备内容素材。而互动,恰恰需要这些素材先到网上点火。 一问客户:火柴呢?火柴有! 好家伙,哪里是火柴啊?花几十万拍了一部精良的微电影,要拿到网上去互动。 是不是用力过猛?不是。客户的演出计划设计的挺好,还要求广告公司充当演职人员。 内容素材呢?如果上网就播微电影,直接找视频网站就可以。自己也可以免费发布视频。东西好就能火起来。 客户真强悍,只有一部微电影。不仅任何图文都没提供,还要求广告公司凭空撰写大量专业性的互动问答、软文、帖子、微博段子等等一系列“剧本”。 隔行如隔山啊。 广告公司以客户为导向,顺理成章就逆来顺受了。找遍了北京城的各路策划大神,闭门造车,两周后还真把这些东西给造了出来。 按照合同执行计划,早已过了发布时间,赶紧把这些东西撒到网上不就完了吗?不行。先要审查、校对、修改、再审查。 客户那边的集团副总亲自担任导演,他和下属也确实敬业,一周七天,天天到深夜。 导演说:做营销,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还没上网去互动,小黑屋里很快就累趴下好几个。 敖星星、擦月亮,终于盼到了互动的一天。演出开始了:先是各大视频网站重新排期、重新安排播出,接着就在各大社区抛出了大神策划好的图文。 没人搭理。 一想,也正常。不是好莱坞大片,谁也不会兴奋。 导演下令:那不行,必须兴奋。广告公司被迫派自己人上! 这下子,有人响应了,谁呢?相关群体。而且利益相关者,真好。 仔细一看,不对,怎么都是自己的代理商和经销商?这些人分布在各国各地,根本不明就里,更不知道北京总公司“剧组”里的事儿。一通吵闹,挑毛病的、提建议的、插科打诨的,反正这些人都恨不得让总公司再重新拍一部微电影。 导演急了,这哪行。赶紧向广告公司施压:网络上必须互动、必须围绕我们策划的主题、必须有正方和反方的激烈辩论、辩论的内容必须是这部微电影里的男女主角,而不能是葛优和章子怡。 广告公司无奈互动营销,把大神们重新请回来,重新编写正反方的剧本。又经过几轮审核,终于又回到网上。互动得以继续。 这回像那么回事了。正反两方都自家兄弟,还真能假戏真做。但导演仍不满意,总觉得扮演反方的太怂、太假,骂的不狠。 为什么要狠呢?因为要拉动网友参与辩论、要吸引眼球。 可这眼球跟你们公司的产品服务没关系啊? 导演说:那你们别管,照做! 自玩自,左右互搏。 又过两天,广告公司还没拿到第二笔款项,终于无以为继,来找我。 我一听,明白了。不就是想要一篇骂得狠的稿子吗?是。 骂完就给钱是吗?是。 不骂行不行?不行。 骂谁?骂客户。微电影是他们拍的,所以连微电影一起骂。 我一听,又糊涂了。莫非,这世上真有花钱找骂的人? 广告公司老板真诚地告诉我:是真的,我说的都是真的。您要是不骂,我们这回赔大了。这是老客户,咱必须听话。 万般无奈,我站在消费者立场,发自肺腑写了篇对该企业拙劣闹剧的严厉声讨。 交稿时,特别用附言的方式向导演郑重声明:骂的很学术、很通俗、不带脏字、保证网上有大批真实互动。如果还嫌骂的不狠,可免费重骂。“应邀骂客户”这种事,传出去不好。 第二天款子就打过来了,导演放权,剧组解散。 广告公司终于按照自己的终极营销三步曲,迅速结束了战斗。很多跟产品相关的信息内容,都进了搜索引擎,永久保留下来,皆大欢喜。 客户尤其欢喜。 只可惜,我那篇稿子始终没被世人看到,居然被导演带回家自己收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所谓的互动营销,只是偏重于跟相关群体的真实接触而已。 互动不在多,在于精;在于真诚沟通;在于留在那里被众人看到;在于进入搜索结果被有需求的消费者永久地看到。 四个“在于”。 对互动营销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第二个“在于”:真诚沟通。 态度,比信息本身更重要。否则我们还做互动营销干什么? 更值得牢记的是: 互动离不开对话,而对话必然是随意的、形成的信息必然是碎片式的,这不是搜索引擎收录的对象。各种封闭社区里的互动、尤其微博里的互动,都进不了搜索引擎。 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方法是把内容从互动窗口拷贝出来,融入软文、采访稿、问答录里面等主流手段中,直接面向各大搜索引擎。 总之,网上互动是很简单的事儿,不就聊个天儿吗?不用比划太多,更不用满头大汗。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