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经营推广 > 正文

谈社交媒体营销模式及泛娱乐化

发布时间:2023-02-05 01:02:33 所属栏目:经营推广 来源:未知
导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了新闻传播、舆论聚集的主阵地。随着各种社交媒介不断涌入,各方为了在互联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营销模式开始引入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规则与新思想的

谈社交媒体营销模式及泛娱乐化

摘要: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了新闻传播、舆论聚集的主阵地。随着各种社交媒介不断涌入,各方为了在互联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营销模式开始引入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规则与新思想的碰撞催生了社交媒体的泛娱乐化趋势。因此,本文为如何应对社交媒体营销模式下的泛娱乐化,避免某些层面的“娱乐至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社会媒体;营销;泛娱乐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与发展起源

(一)社交媒体的定义和特征

关于社交媒体的定义和特征,传播学者安东尼?梅菲尔德认为其有以下几个特征:公开、交流、参与、对话、社区化、连通性。另外,迈克尔?亨莱因和安德烈?开普勒认为社会媒介是一系列基于Web2.0的技术和思想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创建和传达自己的内容(UGC)。也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也叫互动媒体。

(二)社交媒体的发展阶段

社交媒体最早起源于BBS论坛,注册成为用户之后就可以在符合论坛相关规定的条件下自主消息,也可围绕相关内容与论坛的其他成员展开讨论、交流。在互联网的市场上,有需求就会有开发。紧接着,人人网等社交平台出现,标志社交媒体进入第二阶段;而社交媒体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便是“微传播”。“两微一端”的发展带来的是“碎片化”表达。

二、社交媒体营销下泛娱乐化趋势涌现

(一)国内社交媒体营销现状

不难发现,所有中国现有的社交媒体几乎都可以从国外找到原型,从国外的Twitter到国内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从国外的Youtube到国内的优酷、土豆,从国外的Wikipedia到国内的百度百科,还有各种位置服务、消费评论等等,这些媒体都为大众提供了大量互动交流的平台。目前,国内社交媒体的营销现状不容乐观,很多用户开始对各种植入广告产生抵触情绪,很多门户网站负责人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吸引用户点开链接,以此达到网络营销的目的。因此,在此背景下,社交媒体营销开始呈现泛娱乐化趋势。

(二)适度世俗化到泛娱乐化的变化

信息爆炸时代,媒介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受众注意力被分散,人们的媒介生活呈现明显的碎片化趋势,无序的媒介生态最终导致了媒体适度世俗化到泛娱乐化的转变。如此一来,互联网的新闻传播与新闻事实渐行渐远,而只是热衷于炒作所谓的“卖点”。近年来,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的资讯纷繁复杂,每一个市场竞争的参与者都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创新自身的营销策略,以求在恶性竞争中不被淘汰。然而媒体从业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激烈的行业竞争便推动大部分媒体走向“泛娱乐化”的低俗传播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科技的更新换代,受众已经由完全被动接受者变为掌握传播主动权的消费者。社交媒体的评论、转发、点赞、打赏等功能是人们充分表达自我观点的新手段,而媒介泛娱乐化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较多消费者的表达和参与需求。

三、如何有效应对社交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

现如今,当我们打开社交媒体,看到的更多是营销、卖点、故事,事实、公益、理性却越来越少见,所以更应该想想如何有效应对社交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如何规避不良风气,使之坚守最基本的媒介专业主义底线。

(一)加强社交媒体法律监管

1.完善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针对泛娱乐化现象,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但对于社交媒体信息供给泛娱乐化的具体规定目前还存在漏洞。对此,首先应界定清楚哪些内容是不可娱乐的,防止媒体钻法律的空子;其次,出台相关社交媒体泛娱乐化法律法规的管理细则,加强对社交媒体信息的监管。只有在法律上加强监管,才能对媒体起到震慑作用,从而缓解社交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2.强化社交媒体法律法规的管理力度。法律的实施效果在于强有力的执行力,对于国家制定的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执法。首先,执法部门必须严厉制止社交媒体打球的行为。同时为了避免因社交媒体钻法律空子而出现“灰色文化”泛滥,相关执法部门必须加大惩处力度,重视这种不健康的泛娱乐化现象对大众思想的侵蚀。

(二)提高社交媒体专业化

1.加强融媒体优势资源整合。融媒体是以发展为首要前提,把单一媒体的竞争力转化为多媒体竞争力,如此一来实现了资源通融。因此,在如今的融媒体时代,只有创新才能保证生命力,唯有更新换代娱乐化营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可以有效避免社交媒体的泛娱乐化操作,不再致力于发掘新闻信息里的消费和调侃因素,而是专注于补充其他媒体由于技术限制无法接触或挖掘的事实层面,使新闻内容本身更加丰富。2.增强媒介专业化。专业化一定是未来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分众化传播的加剧,社交媒体传播时的重复化将得到有效的克服,这样一来,高效利用媒介资源使新闻的公共性、客观性得到保证,从而使泛娱乐化传播趋势失去它的必要性。同时,专业化也是为了将媒介自身独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更好地发挥新闻对公共生活的影响作用,体现其公益属性。随着媒介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挥教育大众、引导价值的作用才是我国的媒体今后发展的趋势;而受众只有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影响媒体不断改善自身的问题来适应新环境的需求,所以可以说受众和媒介是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

参考文献:

[1]李宝玲.实施社交媒体营销拓展网络营销渠道[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1):13-14.

[2]张爱凤.泛娱乐化批判的多为背景[J].前沿,2009(3):4-5.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