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持续地增长
这些年,因为多起恶俗的营销事件,导致营销这个词,还没来得及让大众理解其真正含义,就已经被贴上了恶俗、负面的标签,对营销的反感程度,甚至比广告还要狠。
尽管屡次
-1、营销就像榴莲? 这些年,因为多起恶俗的营销事件,导致营销这个词,还没来得及让大众理解其真正含义,就已经被贴上了恶俗、负面的标签,对营销的反感程度,甚至比广告还要狠。 尽管屡次被人骂,但恶俗营销事件,还是层出不穷。 为什么?因为效果好。 最典型的,如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一个三十多年的品牌,进入中国也有十几年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认知,就被一条视频给打败了,很多朋友说现在一看到优衣库的LOGO,脑海中自动浮现不雅的画面…。 当然,更多的是因营销而成功的企业。 例如:王老吉从广东一个地方凉茶成长为全国性品牌,公牛从一个插座小领域起步,成长为千亿市值的电工巨头,小罐茶在纷繁复杂、乱象纷呈的茶行业,仅用5年,一跃成为销量全三的品牌。 所以有人说,营销就像榴莲,有人喜欢它,营养丰富,也有人讨厌它,味道难闻。 那到底是什么营销,该如何理解营销,如何开展营销工作呢? -2、营销的发展 如果在百度或者知乎上搜:营销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即使是在营销领域有一定研究和成绩的专家终极营销,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千差万别! 这也说明了,营销的魅力之大,对营销的探索,还远没有停止! 不过,业界形成共识的,就是现代营销理论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具体则以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营销管理》中提到的4P组合营销方法为标志。 科特勒在《营销管理》第一章就给出一个简单的定义:营销是满足别人并获得利润。 自此以后,营销在商业上大放异彩,同时也快速发展,到今天,形成了无数的流派。 比如: 定位理论:由特劳特和里斯先生创立,认为营销是在顾客心智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 整合营销传播:也叫4C营销,由美国唐.舒尔茨教授创立,他强调营销应从顾客角度,遵守受众的认知特点,进行有效的传播,与顾客沟通。 品牌资产理论:由美国戴维.阿克教授创立,把品牌提升到企业资产的高度,是企业营销管理中不可不知的理论。 切割营销:由国内营销专家路长全老师提出,认为营销应先对市场进行切割,使自己成为一类市场的第一或唯一,从而与竞争对手区隔开,获得竞争优势。 还有其它,如差异化营销、价值营销、渠道营销、竞争论、产品论、需求论、冲突论等等。而且都能找到成功的案例。 也有人试图厘清其中的关系,分清楚是非高下,试图重新定义营销,可最后发现很难,最终只能简单拼凑,得出牵强的、主观的结论。 以上的营销理论,我大部分都有读过,有些还不止一遍,很多理论都是基于大量的商业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有其正确性。 我的看法是,这些不同的营销理论,其实都没错,但都有边界,都有其适用条件。 营销就像一头大象,每个人从不同角度摸到的都不一样,有人摸到的是耳朵、有人摸到的是鼻子,而有人则摸到的是象腿。 我甚至认为,营销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它要解决什么问题? 只有了解营销的特点,才能娴熟的运用它。 只有明确了营销的目标,开展营销工作时,才有了导航,有了指引。 -3、营销的特点 虽然我们难以简单定义营销,但是营销也不是无所不包,相比其它工作,它有自己的特点。 1)营销研究的是人心,包括人的潜在需求、传播心理、消费者认知等。 你的产品很好,跟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很好是两件事,营销要做的就是,怎么让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很好,所以,营销也是争夺人心的工作。 2)营销,还是信息扣押的艺术。 传递哪些信息,规避哪些信息,重点突出哪些信息,都是营销需要研究的问题。 营销靠制造信息对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也靠制造信息不对称,打击竞争者、获得竞争优势。 3)营销并不是万能的。 从长远来看,营销没办法挽救一个不好的、对消费者没有价值的产品。 所以,小罐茶的创始人杜国楹说,营销是为好产品服务的,营销是好产品的放大器。 -4、最重要的是营销目标 做任何事情,第一重要的事,就是确立目标,营销工作也是如此,可以说营销的目标,决定了决定了营销工作的高度和结局。 那营销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创建一个品牌,也有人说是解决竞争问题,都有道理。 但我的看法是,一个好的目标,既要抓住本质,也要足够宏大,还要像北极星一样,其亮度和位置稳定不变。 这让我想起了科特勒老先生在《营销管理》中的描述:营销的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不断创造客户价值是本质,那如何衡量这种价值呢? 是靠消费者调研?还是专业机构的评估?我认为都不是。 今天,在信息技术高度成熟、市场充分竞争的背景下,消费者拥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权。 要衡量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是否给顾客创造了价值,最科学的方法就是看顾客的投票,即顾客真实的购买行为,这种购买行为则直接体现在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上。 所以,我认为,营销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业绩长期、持续地增长。 在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引下,营销的各项活动,如营销战略、需求分析、消费调研、产品、品牌、传播、渠道等等工作,就能有机统合起来,形成合力,为持续增长这个终极目标服务。 为什么需要长期、持续地增长? 因为短期的增长,可以由很多因素驱动,比如广告、推广、促销、渠道、产品等单一要素的改变就可以带来短期增长。 而高水平的营销,则往往从整体、全局、更长远时间维度,去思考营销工作的布局和开展,最终也会给企业带来长期、持续地增长。 所以能否实现长期、持续地增长,即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是营销水平高下的分水岭。 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而实现企业长期、持续地增长,就是营销工作谋全局、谋万世的终极目标。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