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行动力,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
也有人说,这世界从来缺少的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这点我很有感触。
因为我们身边都
记得《我的世界很小,但刚刚好》有这样一句话:“一切没有行动力的计划都是耍流氓。” 也有人说,这世界从来缺少的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这点我很有感触。 因为我们身边都有计划做的非常完美但从来不行动的人。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呢? 直线管理咨询的营销顾问认为你只要掌握好下面三招,就可以彻底跟这种现象说拜拜了。 01 烂开始 我们之所以会对某些事迟迟不敢动手,一拖再拖营销执行力,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做这件事。 比如,老板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你帮他写一份营销咨询项目汇报,并反复跟你强调这个员工培训汇报很重要,要好好写,三天后给他。 一想到写这个汇报要花三天,要查很多资料,并且还要保证高质量,你心里虽然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也知道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但依然会迟迟不敢动笔。 但如果我换个布置任务的方法,让你将自己知道的关于这个项目的情况先写出来发我,随便写成怎样都行。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第一时间就会动手去写了。 一旦你将最烂的一稿写出来后(其实只要动手去写了,往往都会比你原以为的“烂”要好上很多),我再让你在这稿的基础上修改润色。 这么一来一往,同样是三天时间,你不知不觉地就已经输出一个质量过关的项目汇报了。 因此,要动手去做一件心理畏难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抱着“烂开始”(先做着反正以后还会再改)的心态先做了再说。 这样开始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你就不会因为畏难而迟迟不敢动手了。 02 短平快 通过烂开始的方式,我们成功解决了畏难不敢开始的问题。 但启动后,如何解决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的问题呢? 具体做法就是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短平快”的小步骤: 1. 短:更短周期 分解出来的小步骤要在你耐心可以承受的周期内。 假如你用得惯番茄工作法的话,那就更好了,标准的番茄钟周期只有25分钟,再没耐心的人也能接受这个周期。 2. 平:更小阻力 分解出来的步骤,除了要符合任务周期短的要求外,还要符合阻力小的要求,也就是最多跳一跳就能完成,甚至是无需要跳一跳就能完成。 像给老板写项目汇报时,先不管质量高低,将能想到的都先写下来再说,就是为了以最小的阻力启动任务。 3. 快:更快见效 分解出来的步骤,除了短和平,见效还要快,最好一完成就有即时的正向反馈。 在任务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你得到的正向反馈越多,自我效能感就越强,任务后期遇到挑战时你也会更有韧性去克服。 经过了上面的“短平快”分解,再难的任务你也可以更容易坚持下来了。 03 多迭代 通过烂开始、短平快,你既解决了畏难不敢启动的问题,又解决了难以坚持半途而废的问题。 但如果你想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得更好,还要做到多迭代。 将这个任务按迭代方式来拆解。 1. 先按自己已知的内容写一稿粗制滥造的PPT 2. 补充资料后修改出第二稿 3. 调整逻辑输出第三稿 4. 做到必要的美观输出第四稿 采用迭代的方式,按先后步骤拆解难度更低,而且更容易输出质量更高的成品。 因为它每一轮迭代的要求都不高,而且越往后迭代质量就越高。 当然迭代也不是盲目地多做几次,要抓好两个关键: 1)明确本轮的主要差距 迭代跟重复最大的区别是一轮会比一轮做得更好。 因此,你在开始下一轮迭代前,需要先明确本轮的主要差距在哪儿。 2)每一轮的调整要聚焦 采用迭代的方法时,最后一轮迭代前的输出其实都不完美,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特别是前两轮的输出,几乎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毛病。 这时在做迭代时就要聚焦了,要盯着本轮迭代的主要目标来做,其它部分暂时都不管,留待以后再迭代。 这样你才能更短平快地完成这一轮的迭代,否则无论是完成周期还是完成难度都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让你丧失完成这项任务的自我效能感。 04 小 结 我们总是有各种畏难而不敢开始的事,或者有各种做了一半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的事。 采用烂开始、短平快、多迭代的方式,你不仅会迫不及待地开始完成任务,而且你还能以更轻松的心态坚持下来,并输出一个超出你期待的成果。 这么神奇的方法,你不赶紧去试下吗?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